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三十六官將中,代表六丁神兵的代表.(、紀、勤、李)四仙姑在由九天玄女 所主導之女五營系統中,也可見到 勤..李.紀 四位女元帥,其分別擔任東.南.北四營元帥。. 西. 李仙姑 三十六官將之一,據傳亦曾受 慈濟真君 ...

    • 何依婷1
    • 何依婷2
    • 何依婷3
    • 何依婷4
  3. 2021年2月7日 · 廣論消文302 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從此生苦皆應忍受。. 廣論消文302 302頁8行-303頁9行. 巳三 從根本觀點作出詳細解釋: 【處門廣釋者。. 若須安忍所生苦者,】. (問:)假如必須安然受苦,那麼這些痛苦是從何處而來,又應該怎樣忍受呢?. 【為當忍受由生苦 ...

  4. 2021年2月20日 · 木一、思惟業果能引發勝解的理由.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深忍信”:深深忍可於心而無法動搖的信心,也叫勝解信。. 諸論典中除了說“欲為進依”之外,還說“信為欲依”,即由對黑白業果的深忍信,能引生 ...

  5. 2020年3月25日 · 廣論消文 121-3 日常法師開示 【云殺生?〈攝分〉於此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相。然將中三攝入意樂,更加加行攝為四相,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 第一個殺生,《瑜伽師地論 ‧ 攝決擇分》說,任何一個業都有五個部分:事、想、欲樂、煩惱、究竟。

  6. 2021年3月12日 · 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 他生起歡喜心之後,要讓他趣入修道時,首先必須讓他瞭解應如何修學。這又需要由愛語宣說正法,遣除他的無知和疑惑,使他無顛倒地受持法義。

  7. 2020年10月22日 · 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 此非方便之說,而是有根據的,因此寧可捨棄生命也要守好戒律。. 所謂根據,從結果而言,捨掉壽命頂多只是犧牲這一世,而毀壞戒體是要在十億世當中受苦,而且受苦的程度超過斷命根。. 這樣對比,就知道戒重於生命,為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