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日 · 2020-06-02 The Fool. 有賴收購賽基 (Celgene),必治妥施貴寶的抗癌藥產品線生色不少,這家製藥巨擘的前景會有多亮麗? 癌症仍然是全球主要殺手之一。 慶幸過去二十多年,癌症的死亡率持續下降。 舉例說,據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資料,在2001年至2017年間,美國的癌症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5%。 開發有效抗癌藥的製藥公司在治療癌症方面舉足輕重,其中一家公司就是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 (NYSE:BMY)。 這家製藥巨擘的股價年初至今上升1.1%,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12%。 稍為回顧過去,必治妥施貴寶的表現若與大市相比並不亮麗。 例如過去五年,公司的股價下跌3.6%,而標普500指數則上升34.5%。

  2. 2021年5月17日 · 2021-05-17 Steven Cheung. 今年2月3日,高瓴資本以每股14.45元港元入股諾誠健華(SEHK:9969),當時筆者在《高瓴入股諾誠健華股價升未見頂》一文建議投資者跟風買入。 由當時至今,諾誠健華股價已經升至21.45元港元。 上週高瓴資本入股金斯瑞生物科技(SEHK:1548),金斯瑞並無交代高瓴資本入股原因。 不過,筆者仍可透過剖析金斯瑞業務,從而推敲高瓴入股的真正原因。 從入股諾誠健華一役,高瓴資本必然是無寶不落之輩。 今次獲得高瓴入股的金斯瑞身處於CAR-T賽道。 除金斯瑞外,藥明巨諾—B(SEHK:2126)、康方生物—B(SEHK:9926)均是CAR-T賽道的參賽者。 高瓴資本既有投資金斯瑞,也有投資藥明巨諾,但沒有投資康方生物。

  3. 2021年12月15日 · 2021-12-15 Moneyclub Staff. 藥明生物 (2269) 、金斯瑞 (1548)、信達生物 (1810)、百濟神州 (6160)等今日出現大跌。 藥明生物更暴跌超過兩成。 或被美制裁為跌因. 生科股紛紛暴跌,是因為有消息傳出美國商務部周四將超過20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包括一些涉及生物技術企業。 藥明生物幫助大藥企研發新藥,若被禁止與美國公司做生意,對公司難免帶來重大打擊,所以拖累股價急瀉。 雖然消失未能證實,現階段不建議投資者撈底,以控制風險。 更多分析: 佈局中經會兩主題. 美股看似風平 高增長股為何洶湧? 恒指撈底的高勝算策略. 有倍升動力的「先買後付」股. 擁有強勁爆發力元宇宙平台股. 具倍數爆發潛力的程式化廣告股. Tesla破1000美元仍可追?

  4. 2021年7月8日 · CAR-T 療法是近幾年興起的細胞療法,在歐美市場都只是剛起步,市場規模細小但增速驚人,全球 CAR-T 市場由 2017年的 1300萬美元(8400萬元人民幣)增至2019年的約7.34億美元(47.5億元),預期於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至47億美元(304億元),並於2030年增長至181億美元(1170億元)。 中國 CAR-T 市場起步稍晚,預計今年才達 6億元規模,預期將於2024年增長至 54億元,並於2030年增長至人民幣243億元。 不過雖然增長驚人,但也是需要時間成長,而當下這個小市場已經有大量企業進場。 除了藥明巨諾之外,還有復星凱特、諾華、科濟製藥、藝妙神州醫療、恒潤達生生物、銀河生物、上海細胞治療、精準生物、華道生物、合源生物等,市場僧多粥少。

  5. 2021年6月10日 · CAR-T股科濟藥業—B(SEHK:2171)將於週四(6月10日)中午截止,惟週二(6月8日)已經超購140倍。. 投資者借孖展認購科濟也難以提升中籤率。. 何況,科濟倘以上限定價,市值為186億港元,惟距離進入商業化階段還有幾年時間。. 反觀,藥明巨諾—B(SEHK ...

  6. 2021年5月12日 · 漢利康的療效和安全性可與原研藥媲美2020年7月漢利康更是在原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基礎上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外推增加濾泡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兩項適應症使得藥物涵蓋適應症增長至五項但價格則比原研藥更相宜因此一直快速搶佔市場。 截至2020年底,漢利康已完成全國30個省市的醫保開通,並於近七成核心醫院實現進藥。 目前正聚焦海外新興市場,加快漢利康國際化步伐。 漢曲康則更早進入中歐市場,早在2018年,復宏漢霖便與英國老牌藥企Accord Healthcare Limited達成合作,授予 Accord 在歐洲、中東、北非地區和部分獨聯體國家合計 70 多個國家的獨家商業化漢曲優的權利,全面覆蓋歐美主流生物醫藥市場。

  7. 2021年2月22日 · 2021-02-22 Dennis Au. 榮昌生物(SEHK:9995)近期股價爆上,曾高見134元,市值突破700億元,原因是旗下核心產品RC48所處的中國乳線癌HER2靶向生物藥賽道,競爭對手之一、在科創板上市的百奧泰(SHSE:688177),在2月8日宣布其ADC(抗體偶聯藥物)藥物BAT8001三期臨床未達標,並終止試驗,而這個研發項目已累計投入2.26億人幣。 相反,榮昌生物在2020年8月已提交RC48的上市申請,這個作為中國首個進入臨床階段,在中國自主研發的ADC產品,預期會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百奧泰於臨床三期「撻Q」,意味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地位,而榮昌憧憬擴大市場份額,股價迅即在2月8日及9日分別漲5.6%及18.6%,市場反應還是相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