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11月9日 · 據台灣傳媒報道台灣一位七旬翁吳伯因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決定預早立好遺囑將名下近1億元新台幣約2,700萬港元財產分配給3名子女兩子得知自己可承繼大部分遺產後先後變臉將父親趕出家門吳伯後來幸獲幼女照顧才能安享晚年。 臨終前吳伯靠一招終擊反擊,令兩名「不孝子」自食惡果。 【網民繼承祖父2,700萬元蘋果股票 問︰應不應該賣? : 按此 】 兩名「不孝子」先後「認錢不認人」 據 《三立新聞網》 報道,台灣地政士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分享一宗案例,指曾有一名70多歲的吳伯,妻子早逝,獨力撫養2子1女,一直按照傳統觀念與長子同住,次子與幼女則早已成家立室而遷出。

  3. 2020年5月27日 · 但事件來到了意想不到的發展2011年1月25日何鴻燊透過代表律師高國駿Gordon Oldham有關在澳門旅遊娛樂的股權變動為一場搶劫」,其意願是把家產平分於四房在一段何鴻燊與高國駿交談的 片段 何鴻燊親口說:「It's something like robbery, I know nothing of it, and then I sign something,they force me to sign.(好像搶劫,我不知道發生何事,之後我簽了一些東西,他們強迫我簽的)」代表律師再詢問他:「我可以形容這件事是『搶劫』? 」他回答:「Yea.(是)」其後律師詢問他的意願,在48小時內,如果二房及三房不作出回應,是否控告他們?

  4. 2020年5月27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5/27 13:22. 分享: 賭王何鴻燊昨日逝世享年98歲不少富豪身家億萬亦都擔心年邁老去失去照顧家人的能力或擔心若不幸身故後家人日後的財政依靠除了訂立受法例約束的遺囑作遺產轉移外亦可考慮成立家族信託Family trust)。 家族信託是指成立人將其財產所有權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按照信託協議管理信託財產,並在指定情況下將該資產轉予指定的受益人。 成立人通過簽訂契約和意願書,可達到多重金融資產的管理目的,如財產傳承、投資理財或退休規劃等。 另外,也可設定每年的目標回報率,訂明受益人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支取生活費、教育費或醫療費等,而毋須經遺產認證程序。 家族信託屬時間性安排.

  5. 2023年12月26日 · 名人離世遺產分配往往成為焦點隨著法律與信託制度的完善大多數財產都能得到善終但不少豪門依然會因為遺產分配掀起爭端主僕反目親戚介入精神控制⋯⋯脫綫得有如電視劇看來有錢人也不好當。 有些人寧願將財產全部給外人。 上個月,單身無後的80歲愛馬仕繼承人Nicolas Puech欲收養50歲的自家園丁作兒子,繼承近900億的財產,亦引起前繼承人基金會大鳴不滿,愛馬仕家族心照不宣的家族糾紛也隨之再次浮於水面⋯⋯. 本文盤點了一些豪門遺產糾紛,看看如果換你做主角,你能活到第幾集? 一、歐萊雅繼承人:「男閨蜜」與女兒爭財產 僕人曝家族醜聞. 「母親屠殺了女兒,然後女兒又屠殺了母親」——辦案律師. 點擊圖片放大.

  6. 2024年1月16日 · 居住在維也納的Marlene Engelhorn今年31歲她希望請50位奧地利人來決定她的2500萬歐元約2億元財產應該如何重新分配。 「我繼承了財富也因此獲得了權力但我並沒有為此付出任何代價而政府甚至都不收稅奧地利在2008年取消了遺產稅是為數不多的不徵收遺產稅以及死亡稅的歐洲國家之一Engelhorn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她是Friedrich Engelhorn——德國化學製藥公司BASF創始人的孫女,2022年9月她的祖母去世,她因此繼承了千萬歐元的財產。 據福布斯統計,Traudl Engelhorn-Vechiatto的財產約為42億美元,而在Friedrich Engelhorn去世之前,她的孫女就已經宣稱自己想要捐出祖母留給她遺產的90%。

  7. 2020年11月17日 · 除了訂立受法例約束的遺囑作遺產轉移外成立家族信託Family trust亦是另一種分配遺產方式。 家族信託是指成立人將其財產所有權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按照信託協議管理信託財產,並在指定情況下將該資產轉予指定的受益人。

  8. 2023年3月21日 · 凱易律師事務所 (Kirkland & Ellis LLP)信託及遺產業務合夥人David Handler指出,,一筆過地交托遺產可能是一個錯誤不是好的做法更好的選擇是將財產交給一家信託機構管理去世後的資產或持續投資再安排日後交給子女或後代。 事先做好溝通 免衝突. 香港不少富有家族,同樣為遺產打官司達逾十年之久,即使立有遺囑,家產爭議仍然不斷。 有時遺囑或生前信託的交代方式可能會產生意料之外的結果,比如,留給某個人或慈善機構的錢要比遺囑人期望的更多或是更少。 如果遺囑或信託協議的內容,不在繼承人的預料範圍之內,後人之間更容易產生矛盾。 洛杉磯的律師弗斯特說,正因為如此,建議客戶應該事先向受益人坦承自己的想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