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内容简介. 《余英时文集》 [2](全12册)系统、全面地收录了余英时迄今为止在各领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文著作,全书编选历时10年,按主题分为12卷,共430余万字,充分体现了余英时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学贯中西的学识、独特的治学风格及其对中西文化的 ...

  2. 余英时(Yü Ying-shih,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出生于中国天津,籍贯安徽 潜山 , 哈佛大学 史学博士,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汉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国哲学学会 院士。. [1-2] [8] [18] [20] [24] 余英时于1950年—1955年就读于香港 新亚书院 及 新亚 ...

  3. 本書為華人世界史學巨擘余英時身後首部傳記,將余英時一生成長與學術追尋的歷程完整於世人面前。 並詳錄余英時生平著述繫年要目,為將來的後進提供了一條更為清晰、深闊的學術取徑。

  4. 作为海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大师级学者,余英时著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等,有“最有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之美誉。. 1973—1975 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 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 ...

  5.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 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6. 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84岁的余英时早年曾在燕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求学,师从钱穆、唐君毅,后赴美留学,在哈佛跟随杨联陞、洪业等教授学习。 余英时的青年时期伴随着新旧中国的巨大转变,经历坎坷也终奠定了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治学方向。 多年来,余英时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是唯一一位在这三所一流大学任过教的中国人。 除此之外,他还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讲座教授,著作等身。 余英时一生学养积累,除了奖项赞誉,其中也颇有时代精神的蕴藉。 虽然常以坚守传统知识分子“单纯的倔强”,对政治只是“遥远的兴趣”著称,但他却对时政、文化均有发声。 在学术上,余英时提到“守先待后”,“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7. 全球华人引领翘望,期待已久的巨作,《余英时回忆录》终于问世了。余英时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届唐奖得主,更曾在2006年获美国克鲁格学术奖肯定,可谓声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