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擴大發債金額由去年提出未來5個年度各發債650億元改為各年度發債950億至1350億元不等。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時,有聽眾質疑政府發債會遺下「爛攤子」,陳回應稱發債屬投資未來,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及河套香港園區等。 至於發債後政府需定期付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昨在記者會稱,2024/25年度債息支出只佔GDP的0.3%,約90億元,對公共財政影響「相當輕微」。 本港自2019年起連年發債,財庫局昨發布本財政年度首10個月的財務狀况,截至今年1月,政府債項有1878億元。

  2. 2024年2月29日 · 2024年2月29日星期四. 財政預算案2024|市民批「減糖」屬「懲罰中產」 斥發遺「爛攤子」 陳茂波:投資未來 (12:07) 圖1之1. 面對財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減糖」,同時提出發。 財政司長陳茂波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時,遇上聽眾批評,質疑發會遺下「爛攤子」。 陳茂波回應指,發屬投資未來,亦屬正常財務安排。 至於「減糖」,陳茂波重申冀市民諒解政府財政狀况,展望來年經濟陸續向好,市民收入會有實質增加,料有助刺激消費。 聽眾張生批評陳茂波「思路有問題」,不滿政府發行債券,「幾年後要還架嘛,到時你都唔做啦,邊個去收拾爛攤子? 」陳茂波回應指,發非用作支付政府日常開支,而是投資未來,日後會獲得回報,再撥出部分收入來還錢,形容是正常的財務安排。

  3. 2024年2月29日 ·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質疑政府無路可走才出此策發債)」,他引述政府2024/25年預算計入發債收入的赤字為480多億元未計債赤字則為1438億元非常不理想憂慮日後政府償還債券的同時若再遇突發或不明朗因素將加劇財政挑戰。 (2024/25預算案) 相關字詞﹕ 基礎建設債券計劃 財政預算案 發債. 上 / 下一篇新聞. 考慮財政 基建步伐改人工島推遲 發展「略後於北都」 測量師料對房屋供應影響有限. 「派糖」措施減 社協:未應中央要求精準扶貧. inews@mingpao.com.

  4. 2024年3月2日 · 看待發債南轅北轍. 折射發展前景信心. 港府自2019/20起5個財政年度有4個錄得赤字新一份預算案預料2023/24年度政府修訂綜合赤字1016億元較去年初估計的544億元增加近倍財政儲備跌至7332億元財政司長陳茂波提出「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重點,同時增加部分收入,力求數年內讓政府回復收支平衡,惟觀乎預算案各項措施,開源節流力度相當有限。 經濟升級轉型放眼長線,當局為免經濟短期進一步受壓,恢復酒店入住稅也好,個人入息稅標準稅率改行兩級制也罷,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削弱競爭力,由此得來的額外稅收自然不多;節流方面,政府不能隨便向民生福利開刀,公務員「瘦身」又未有着落。 政府財政緊絀,又無突破性的措施,預算案限米煮限飯,唯有一邊想方設法應付短期困難,一邊期待經濟好轉帶動庫房收入。

  5. 2021年8月30日 ·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十四五規劃下為了加快推動本港債券市場的發展由他率領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下稱債市委員會上周已展開工作。 他指出,在內地經濟持續發展將帶動龐大的需求,以及債券通「南向通」啟動在即等背景下,香港的債券市場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成立債券委員會,協助本港在多個環節有所突破,冀令債市發展踏上新台階。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6. 2024年3月12日 · 香港細小但財政儲備一直豐厚之前發的銀色債券綠色債券等是為了協助市民退休生活推動環保和幫助推動發展香港的債券市場。 陳茂波這樣一說,喚起社會大眾對發債的恐懼。 我以下會解釋,與其過分擔心舉債,反而更應該關注和討論財赤。 首先釐清一件事。 很多人批評政府將舉債所得款項納入一般收入,模糊了香港真正赤字。 其實計算簡單。 附圖是近10個年度對比包括債券及不包括債券的盈餘或赤字,可見2015/16到2018/19年度幾乎是沒有債券「收入」的(債券「收入」即是透過發債籌集資金)。 2019/20年度就開始有債券「收入」,繳付債券利息則計入支出。 除了2021/22年度外,香港於6個年度(2019/20至2024/25)有5個都有財赤,總計7700億元。

  7. 2022年9月1日 · 明報專訊由財政司長陳茂波任主席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發報告就促進香港債市發展提出具體措施包括建議政府擴大發綠色債券人民幣債券及較長期債券引進巨災債進一步完善中央結算系統以及研究開發電子債券交易平台促進交易以及開發與債券相關的衍生產品市場。 若由港府落實推動人債,更有望創先河。 有學者分析,政府擴大發債規模有帶頭作用,增加人債發行令人民幣有更多投資途徑,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融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