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7日 · 儲蓄保可按人生大事加保額. 【明報專訊】有調查顯示,未計及通脹因素,港人最少需要400萬元儲備,才足以過理想的退休生活,故應未雨綢繆,愈早為自己及家人作準備愈好。. 其中一個儲錢和保障方法,不少人都喜歡採用,就是購買有分紅成分的 ...

  2. 2023年9月25日 · 明報記者 劉敬華. 目前銀行及保險公司推出的短期儲蓄保險計劃,可同時提供利息與人壽保障,但由於短期儲蓄保險設計是以儲蓄為主,提供身故賠償相對較少,投保人身故後,受益人可能僅取得保單現金價值再加1%至5%的賠償金,此亦解釋為何此類短期 ...

  3. 3 天前 · 內地保單保證利率有下行趨勢,內地客戶來港購買儲蓄險繼續明顯上升,去季新做保費按年上升1.37倍至22.67億元,終身壽險按年亦 增57.9%至121.11億元。【明報專訊】保監局公布今年第一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去年首季香港與內地剛恢復通關 ...

  4. 2024年4月17日 · 該研究覆蓋3290個紅利實現率分紅數據點,採用640款包括儲蓄保險及年金在內的分紅產品進行評估。 紅利實現率達到100%或以上,即表示保險公司能實現當初的銷售預期,即實際派發的金額至少達到,甚或超過銷售建議書所述的非保證回報。

  5. 2020年12月23日 · 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之定義,長壽風險是指「因儲蓄太少、退休太早,且退休後花費太快,造成財富用盡時仍存活之風險」。 長壽風險以外,投資風險亦令打工仔的退休保障充滿不確定。

  6. 2023年10月24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鄺翠玲:定存儲蓄保雙線出擊 爭取穩定收息. 【明報專訊】吳女士(62歲)兩年前從公營機構退下來,並領取了300萬元的退休金。 她自住物業已供滿,和老伴有點積蓄,退休生活也過得舒適。 去年開始加息時,吳女士也抽調100萬元作定期存款,這100萬元是屬於閒錢,估計未來10年也毋須動用。 吳女士原意是用來購買高息公用股,期望股息派發穩定,更希望股價有一定升幅以抗衡通脹,但2022年股債皆弱,吳女士也不敢亂動,後來看見定存高息於是想試試,但大前提是新資金才有高息優惠。 幸好她有兩個戶口,去年便是由甲銀行戶口搬至乙銀行戶口做了半年定期存款,期滿時再由乙戶口搬回甲戶口。

  7. 2021年1月18日 · 【明報專訊】去年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不少名人富豪都曾經染病甚至因此去世,專門從事超大額私人人壽保險生意的 R.E. Lee International(亞溢利國際)行政總裁盧啟賢(Calvin)接受專訪時透露,受疫情影響,不少富豪加大原有保單投保額,更有年輕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