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2. 2017年12月1日 · - 2017 年 12 月 1 日. 0. 1170.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臺灣近年來公共建設與民間投資動能不足,政府希望龐大的23兆元保險資金能多投入公共建設,除刺激有效需求外,還能紓解政府財政壓力。 若以投資限額不超過10%來計算,資金也已達到2兆3,000億元,甚至超過政府一年的總預算,如果保險業資金真的能挹注,產生的投資力量將相當驚人。 保險業所累積的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主要來自於社會大眾的保費,具有一定的社會資金性質。 提供社會建設資金,是保險存在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道理實踐。 但臺灣保險資金投資公共建設卻少得可憐,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投資國外卻無法投資國內.

  3. 2019年9月1日 · 2019 年 9 月 1 日. 0. 1173. 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根據資誠PwC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SFI)所發布「全球保險業風險調查報告」,調查發現科技風險、網路風險、變革管理、監管風險及投資績效,為全球保險業受訪者點名的前5大風險。 至於臺灣保險業受訪者點名的前5大風險,依序為投資績效、利率、管理品質、總體經濟、有保證收益的產品。 低利率的環境及保險公司對投資績效、保證收益產品和產業整體獲利能力所帶來的影響,使臺灣保險業者不敢掉以輕心。 這樣的報告結果顯示一點也不令人意外,臺灣保險業早期所面臨的風險大多都是保險風險與作業風險,所謂保險風險即為誤判損失的發生率,而作業風險則是人為舞弊或失誤所造成的風險。

  4. 2019年2月1日 · 2019 年 2 月 1 日. 0. 909.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日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新聞之一,壽險業二 一八年匯兌成本大增,全年匯損超過2,000億元。 起因於長期低利率的市場環境,民眾喜歡把資產移到保險這項工具上,進而累積了許多的保費;再加上臺灣壽險業因為國內的資本市場胃納不足,導致保險公司所收取的保費若要進行資金去化,不得不投資到海外,直接地讓保險業暴露在巨大匯率風險之下。 因為現在臺美利差過大,避險的成本連帶走高。 過去我們在解決匯率風險的主要方式,是用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但其實這樣的作法已違反了會計準則的精神。 對此,主管機關做了許久的討論,最終仍不惜違反了會計準則的概念。 對此課題,金管會討論了至少五、六年之久,從構想提出至今也將近十年。

  5. 2018年4月1日 · 香港宏利最年輕的總監同樣出自宏星集團,26歲就成為了總監,要知道宏利保險的總監標準已經相當於其他公司的高級總監,要求FYC660萬(以下幣值皆為港幣)。如今宏星集團已經有27位總監,共計5代成員,將宏星集團經營成一個千人大家庭。

  6. 2021年7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現在臺灣由於防疫而進入到三級警戒,保險業務人員要面見客戶變得非常不容易,而不能實際與客戶接觸則直接影響到業務員的業績,正凸顯出「親晤親簽」政策限制下的困境。 過往業務員與客戶可以自由會面的時候,親晤親簽不是一個問題,但到了此時此刻,就成為業務員拓展業績的一個致命傷。 銷售模式會與時俱進. 其實業務員過去並不排斥親晤親簽政策,因為業務員與客戶間要見面交易,有見面就有成交機會,而親晤親簽的規定自然也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7. 2020年1月1日 · 掌握轉型契機,共創保戶、投資人及員工3贏局面. 黃敏義. 總結二 一九年,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從數字面指出,據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二 一九年九月保險業損益、淨值及匯兌損益情形說明:二 一九年總體保費收入2兆4,400億,較二 一八年同期成長1.3%,且 ...

  1. 相關搜尋

    彭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