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元朗安老院 相關

    廣告
  2. 元朗安老院資訊,一站式院舍搜尋及轉介,社會企業已服務逾三萬家庭. 一站式院舍搜尋及轉介,已服務逾三萬家庭!立即致電,我們即時接聽

  3. 擁有全港元朗 安老院資料庫,網上配對程式助你更輕鬆取得院舍資訊,費用全免! 社會企業創立超過十年,為長者提供支援及不同的照顧建議,已服務超過三萬家庭!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8日 · 明報專訊元朗十八鄉路一帶近年除有多個私人住宅項目落成不少財團亦因應人口老化問題提出將土地改劃為安老院舍涉及院舍牀位約826張恆香餅家廠重建近6萬呎安老院. 其中擁有近100年歷史的恆香老餅家2020年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將位於元朗大棠路的製餅廠房地皮面積3.64萬方呎坐落於鄉村式發展土地將廠房重建1幢6層高的安老院舍總樓面5.8萬方呎將會提供320至380張牀位。 城規會2021年審理有關申請,認同規劃署所指,區內資助安老院舍宿位不足,故批准其改劃申請。 據知,製餅廠房目前尚未拆卸。

  2. 2024年5月6日 · prevnext. 【明報專訊社署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今日起新增佛山和深圳各一間安老院為認可服務機構其中佛山暢享薈將為港人長者提供約200多張牀位院舍6個住宿樓層有一半將劃為港人專區」,方便港人長者適應。. 計劃下長者可獲政府全 ...

  3. 2024年4月16日 · 消委會期望政府適時檢討現行安老政策和院舍標準如有需要放寬輸入外勞配額上限讓長者以合理和可負擔價格享用護理服務。 【明報專訊人口老化問題持續消委會整合46間沒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資料包括檢視其基本月費 ...

  4. 2020年9月30日 · 元朗護老院一名71歲院友確診其餘65名院友已撤離院舍其中61人到亞洲國際博覽館接受檢疫其餘4人因其他原因入院初步對新冠病毒測試呈陰性院舍的19名工作人員已入檢疫中心另外新增7宗輸入個案當中一名菲傭抵港後曾接受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均呈陰性之後由新僱主及僱傭公司安排接受第三次病毒測試才呈陽性。 元朗護老院確診個案: .71歲女子(個案5083),有認知障礙症,無病徵. .原居於觀塘翠屏邨翠楣樓,9月21日入住元朗護老院,在院舍內可自由活動,「無乜戴口罩」;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估計她有可能是在觀塘居住時感染. .曾因遺失身分證,到警署處理相關手續. .9月28日因其他原因入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CT值超過30,代表病毒量低,病毒抗體亦呈陽性.

    • 7月氣促昏迷 送廣華急救
    • 職員稱「無事嘅」
    • 家屬質疑行政混亂
    • 院方:依《安老院例》跟進
    • 子斥社署監管不力

    其子廖先生向本報表示,院舍原本環境及服務不錯,但近一兩年院舍更換管理層後開始變差,即使有好員工,每幾個月又換人。陳婆婆本身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糖尿病等,但廖指其血糖處於邊緣水平,沒獲處方糖尿藥。今年7月26日凌晨5時許,他接獲院舍來電稱其母「唔醒」,院舍當時為陳婆婆供氧,並加大供氧量逾倍,她的不適仍未能紓緩,持續氣促、心跳及血糖低,最終被送往廣華醫院急救。昏迷期間,她心跳一度僅每分鐘30次,並持續抽筋,每次維持30至60秒。 廖引述廣華醫院醫生稱,一度懷疑兩度中風的母親再次中風,但腦掃描影像與早前沒明顯分別,驗尿發現其體內含未獲處方的糖尿藥,推斷其病情與服錯藥有關。廣華發言人證實,該病人體內含抗糖尿病藥,而據醫院紀錄,未曾為她處方該藥,病人處於輕度昏迷。

    廖先生說,除了看牙醫及因感冒看私家醫生各一次,母親在疫情下沒離開過院舍,私家醫生沒處方糖尿藥,家屬亦沒自行買藥。他質疑院舍職員派錯藥導致母親不省人事,但無法得知錯誤持續多久。他說去年中曾親手接過職員派發的藥杯,至母親服藥後才發現藥杯標籤的名字不符,職員事後稱「無嘢嘅,放心啦!我睇過啲嘢,無事嘅!」

    陳婆婆去年5月第二度中風後需坐輪椅,情况轉差,家屬在其單人房內安裝遙距攝錄機,以便照顧,結果攝獲鼠蹤。廖說,家屬去年4月已在房發現鼠糞、膠袋被咬穿等,即使家屬為陳婆婆換家具及清潔,至今年8月仍攝獲鼠蹤(詳見A2)。廖又質疑院舍行政混亂,於今年6月初獲通知該院遺失包括陳婆婆在內的院友身分證。 社署發言人證實,調查後已就派錯藥向院舍發警告信;牌照處去年9月知悉鼠患問題,其後多次突擊巡查,至今未徹底解決,但已見改善。另社署證實院舍6月報告遺失一批身分證。據本報了解,事件涉及約50名長者的身分證。

    松山府邸一度稱上述指控與院舍做法不相符,本報展示廣華醫院的回應及老鼠照片後,該院於上周五(18日)透過電郵回覆稱,就藥物事故,院舍任何事宜都依照社署《安老院條例》所訂實務守則的指引處理及跟進;至於鼠患問題,院舍指一直高度關注並着手處理,過去多月與政府部門及專業公司緊密合作。院舍並沒回應遺失身分證一事。

    廖先生近日探望母親,發現其手腳水腫嚴重,更因長期臥牀出現「手掌般大」的壓瘡,要動手術切除。他引述醫生指母親陷入「昏睡狀態」,令他心如刀割:「老人院做得不好就是虐待老人家,但這種虐待是很多人都看不到……(院舍)行政責任原來這麼兒戲,(追究)法律責任又要傾家蕩產。」他批評政府興建「大白象」工程,但高官看不到「眼前人」的苦况,社署監管制度亦看不到院舍實况。 廖說將申請法援並向院舍索償,「如我媽媽不好彩真的離世,(社會)才有迴響,是否要像幾年前(劍橋護老院)般,政府才醒覺、才釘牌?難道真的要發生到這麼悲慘嗎?」他期望透過母親的遭遇為社會爭取公義,「不求什麼結果,但我相信大眾念念不忘,終有迴響的一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5. 2022年12月24日 · 明報專訊安老及殘疾院舍的密切接觸者改為原址檢疫社署昨聯同衛生署及醫管局與業界講解最新安排提及院舍須劃分密切接觸者專屬區域禁止其他院友進入被列密切接觸者的院友須隔天檢測核酸直至同層或同區連續5天沒再新增感染個案。 有業界歡迎安排,稱大部分私人院舍環境雖較擠迫,要清空特定區域安置密接院友,但相信有辦法應付。

  6. 2023年3月29日 · 聯國人權高專辦籲放何俊仁 政府:法庭考慮法律原則撤保釋.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安老院舍院友於新冠疫情下長期被困院舍去年11月才獲放寬容許由院舍帶團外出。. 社署前日去信安老業界宣布即時恢復疫情前的住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