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許瀚水胸腔外科神刀手. 教學研究和臨床三大領域是許瀚水醫師努力的方向他認為有義務要教導學生而教學則一定要做研究才有東西教給學生所以他很願意多花時間來培養未來的好醫師這是一種使命感。 曾獲選百大良醫,以最輕的年紀升上胸腔外科教授,在肺臟移植、食道切除、癌症治療、執行全台第一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肺臟切除及食道切除等,年紀輕輕的台北榮總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瀚水,在胸腔外科領域嶄露頭角、成績斐然,同時也是病患眼中的好醫師、學生眼中的好老師。 高大的他,脫掉醫師袍之後,還是個玩搖滾樂、愛打鼓的rocker醫師。 外型高大斯文的許瀚水,在臨床醫學、學術研究、教學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現,至於當初為何會選擇考醫學系? 他笑說單純只是因為成績好的緣故,不過卻有一段有意思的過程。

  2. 2 天前 · 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院長鄭舜平 讓偏僻醫療發光的推手鄭舜平曾獲得百大良、衛生署模範公務員的肯定,他不希望自己被稱作「名醫」,而是帶 ...

  3. 2024年5月2日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表示,「月亮歌后李珮菁當年脊椎手術後下半身癱瘓她留下脊椎手術癱瘓的印象深深刻在所有50歲以上熟年男女的腦海中一旦醫療團隊提及脊椎手術的可能性時患者恐懼萬分地問:「會不會癱瘓? 」,面對病患的疑問鄭宏志會大聲告訴他們任何手術都有風險脊椎手術≠癱瘓」,為了怕癱瘓而拒絕開刀結果可能就像陳先生一樣真的從此癱瘓。 推拿、開刀治脊椎? 非通則,得依病情評估. 鄭宏志主任表示,因為李珮菁,台灣民眾對脊椎手術產生既大且深的恐慌,並從此恐慌中衍生了不少迷思,鄭宏志並歸納出4大迷思,包括: 迷思1.脊椎問題就醫得開刀? 其實不然。

  4. 2024年5月14日 · 文/夏金剛. 傷口小恢復快. 微創耳膜修補手術不需切開耳朵往前翻,而是利用內視鏡,直接由耳道修補耳膜及聽小骨,因此,傷口小、恢復快,可以在局部麻醉、門診手術下完成治療 。 黃女士今年約50歲,多年前在一次感冒後,左耳聽力漸漸變差,除此之外,有時耳朵也會濕濕的,甚至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每當耳朵發炎時,她就會去診所開口服藥及點耳藥水,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黃女士曾到醫院檢查,醫師告知她左耳為中耳炎,而且耳膜有破洞,需要手術才能根治。 手術由耳朵後面切開,需要全身麻醉,住院約3、4天,黃女士因為害怕開刀,加上右耳聽力也還好,所以就選擇吃藥、點藥的保守方式治療。 直到最近因為聽到朋友的介紹,知道有微創耳膜修補手術的方式,可以局部麻醉、門診手術治療耳膜破洞,才又鼓起勇氣就診。

  5. 2024年5月9日 · 洪焜隆喜歡研究工作,隨著醫學科技的發達,每當有小兒神經領域的新技術或藥物問世時,他總是想辦法聯絡過去的病患,告知他們病情可能有曙光,建議回來看一看。 在病關係日益稀薄的今天,洪焜隆的腦海裡,卻總是掛了一長串的病人名單,因為小兒神經科並不像發燒、感冒那樣,很快便可以看見治療的成果。 這是一個需要耐心與長期投入,卻不一定有成就感的工作,有的病人救得不錯,也有的病人從小看到大,不會走路的、還是不會走路,但洪焜隆堅定的說:「沒有一個病患應該被放棄! 對病患的態度,是最理想的病關係. 從洪焜隆面對病人的態度,看見了病關係中最理想的典型。 他像一位慈愛的父親,不只長年關注病人的病情,在私底下也投注許多醫療以外的關懷與資助,和病人與其家庭建立起長遠的關係,共同攜手對抗疾病。

  6. 2021年4月1日 · 魏崢認為,外科手術過程中,絕對的專注力與耐力是必要的基礎,但最重要的成敗關鍵,則是「邏輯」。 無論是臨床或指導教學,只要是跟過他學習的人,都知道魏崢有自己的執刀邏輯。 他形容,邏輯概念就跟學習寫電腦程式一樣,一定要知道原始碼,才知道如何編寫程式設計軟體,「有邏輯才能進入學習。 開刀本身並不難,但在決定的瞬間,邏輯卻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病患手術的成敗。 」也因此,只要是他帶的團隊,都會自然而然的學習到他的邏輯思維。 從軍方出身的他,也相當講究團隊紀律,他認為醫師比的不是聰明才智,而是要在專業能力之外,更要有一顆正直的心,「醫師德比什麼都重要,」他舉例,好比說幫人裝支架,若只想到自己的好處,能不能多賺點錢,有這種私心就可能會危害人命。

  7. 2024年5月6日 · 豐富的人生閱歷,讓薛瑞元在重返醫療最前線之後,與病溝通時更圓融、也更有耐性,甚至以接觸人群為樂。雙和醫院副院長醫療特寫-薛瑞元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