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日 · 未滿15歲的被保險人雖然都通稱為兒童但其實大體上可以分為學齡前小學與中學等3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最主要面對的風險與肇因也不盡相同。. 學齡前的幼兒各方面都在成長中,抵抗力相當弱,容易遭到各種傳染病的感染,而且比大人更容易 ...

  2. 2019年12月1日 · 父母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呵護除了不讓他們生病外更擔心孩子們會不會碰上意外。 千萬不要小覷了「意外」這個詞,比起各種疾病,意外才是造成1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根據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協會(RoSPA)資料,英國每年有200萬起15歲以下兒童遭遇意外事件,最常見的是墜落與跌倒,這也是英國最大的兒童死亡原因。 美國國家疾病管制局的資料也顯示,二 一五年15歲以下兒童因事故死亡人數共計4,044人,同樣位列兒童最大死因,估計每天都有8,000名兒童因意外跌傷送進急診室。 而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資料,二 一八年1~14歲的前5大死亡原因,事故傷害以2.9的死亡率高居第一;而0歲嬰兒的前5大死因中,事故傷害亦排行第4,死亡率更是高達28.2。

  3. 2021年4月1日 · 兒童事故傷害除了溺水車禍等意外居家意外事故也實屬常見包括壓砸傷墜落燒燙傷異物梗塞中毒等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亦表示近年也有發生較罕見的意外如電視機砸傷插孔觸電一氧化碳中毒或動物咬傷等事故。 此外, 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9月所發布訊息顯示,2019年估計全球約52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多數可預防及可治療的疾病。 其中新生兒(28天以下)的死亡人數為240萬人;1~11個月的兒童死亡人數為150萬人;1~4歲的兒童死亡人數為13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雖然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逐年下降,從1990年每11位兒童就有1名於5歲前死亡,降至2019年每27位兒童有1名於5歲前死亡,但各區域與各國間仍存有差距。

  4. 2023年4月1日 · 衛福部的衛教資訊指出目前引發兒童發展遲緩的因素眾多涵蓋環境社會文化心理及腦神經與肌肉系統疾病等但已知的原因約僅占全部的2025%大多數的成因仍尚未明瞭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資訊則表示在317歲的兒童中約有17%患有一種或是多種的發展障礙可能是身體學習語言或行為方面的發展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日常作息而且往往會持續一生。 從CRC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資訊網的統計數字來看,2021年臺灣共有2萬6,392位的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案例,男女占比分別為69.1%及30.9%,較好發於男童。 衛福部統計,2021年發展遲緩早期療育個案數為1萬9,300人,有66%的個案在3~6歲便開始接受治療,但仍有12.9%的個案在6歲後才開始療育。

  5. 2022年8月1日 · 為了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臺灣在個人保險部分自2020年起針對個人受法定傳染病感染或隔離的風險提供保障投保民眾確診或被隔離可請領一次性的費用補償保險金及確診後的住院醫療保險金

  6. 2020年3月1日 · 2020 年 3 月 1 日. 0. 808. 二 二 年農曆新年可說是聞咳聲色變武漢肺炎較正式暫名為新冠肺炎疾管署登記名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國際尚無正式定名的消息天天更新天天都有壞消息人人自危根據疾病管制署公布資料至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四點為止臺灣共計28名確診病例其中包含1人死亡5人痊癒出院其餘22人尚在觀察與治療中。 值得注意的是,第19、20例確診病患是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主動出擊,回溯採檢流感併發重症且檢驗為陰性的病患而找出,可見臺灣防疫做得十分嚴謹,民眾無須過度擔憂。 至於病毒的發源地大陸,根據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即時資料,截至二月二十四日本刊送印為止,扣除港澳臺地區數字後,共計確診病例7萬6,944人,疑似病例4,148人,死亡2,443人。

  7. 2023年3月1日 · 根據《民法》第12條及《民法總則施行法》第3條之1規定,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並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自2023年起,年滿18歲青年即被視為成年人,具備一定的權利與應負擔的責任。. 由於個人是否成年係判斷其有無完全行為能力的標準,所以與《民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