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是 香港 規劃中的一種 社會保險 制度,簡稱 全民退保 。 當市民到達 退休 年齡後,無需通過任何經濟審查從政府取得固定金額以應付生活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則是以 稅收 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退休後提供穩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應對 人口老化 及長者貧窮的政策。 香港老人貧窮及人口老化現狀:根據統計處的數據,2012年香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多達92萬,並預計老年人口將會持續上升,2039年將會多達249萬,佔整體人口28%,老年撫養比例高達454(每1,000名15至64歲人口需要供養老年人的數目),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就要供養一個老人,香港明顯面對嚴重人口老化問題。 隨人口老化而來的,正是老人貧窮問題,因此香港社會必須為這嚴重社會問題作長遠。 背景 [ 編輯]

  2.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於6月19日舉行大遊行,要求政府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準備了300多部輪椅,由青年義工負責推著坐輪椅的300多名老弱傷殘,喻意「下一代願意照顧、關心長者」,當日有5000人參與。[9] 2016年6月20日

  3.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社福界同工及服務使用者理解退休保障議題,社聯已印製「退休保障懶人包」單張 (中文及英文版),內容包括有關退保的常見問題及答案、不同退保方案的資料等,單張內容如下:

  4. 現時,世界銀行提出五條支柱的退休保障方案,分別為: 零支柱:給予貧困長者最低入息的社會保障制度. 設有資產審查機制。 確保社會上不會有長者落入赤貧狀態。 第一支柱:公共退休保障金. 國家對合資格者給予退休金。 不同國家對領取資格有不同定義,例如居住年限、審查機制。 某些國家亦不設任何審查機制。 第二支柱:強制性職業或個人的退休保障計劃. 要求僱員及/或僱主在退休前為職業退休計劃或個人的退休計劃進行供款。 確保社會上收入較高的市民除最基本的公共退休保障金外,能夠獲得額外退休金。 第三支柱:自願性的儲蓄制度. 通過個人的儲蓄協助維持長者退休後的入息水平。 第四支柱:非正式的支採 (如家人支援)及其他非財務的支援. 通過家人的支持或其他非財務性公共資源/服務,協助提升長者的生活水平。

  5. 我們認為,訂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目的包括三大方面: (1)確保每位 市民可享有基本退休生活保障、 (2) 體現長者應有基本權利,並非福利; (3) 參考世界銀行就退休保障提出的五支柱方案,完善本港退休保障各支柱。

  6. 報告中提及的包括免審查的老年金方案在內的4個全民退休保障建議,按推算將分別會在2030年至2050年耗盡退休基金資源。 海外經驗顯示,「隨收隨支」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遲早出現財政問題,往往須延後退休年齡、降低退休金水平或增加供款率以改善財政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