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4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佔中判刑人大八三一決定至佔中 一文重溫案件始末. 撰文:林樂兒. 出版: 2019-04-24 07:30 更新2019-04-24 13:29. 2014年8月31日人大宣佈有關政改的八三人決定」,有學生不滿並發起罷課等行動繼而發生連串事件,「佔中九子亦在這關鍵時刻實行公民抗命他們被指曾呼籲市民及示威者佔領金鐘一帶道路兩周前全被裁定罪成。 法官在判詞中多番強調,公民抗命並非抗辯理由,並形容若認為因有數萬人參與佔領繁忙區域,可迫使政府在一夜之間接納其普選方案,是天真的想法。 惟眾被告被定罪後陳情,仍堅持此乃對抗不公的代價,對所作行為無怨無悔,願接受懲罰,只是冀最年長的被告朱耀明牧師免陷囹圄。 法庭將於今(24日)判刑。

    • 陳健民指是否上訴至終審法院 需考慮資源問題
    • 同意原審所指 佔中計劃只是原本計劃的修改版
    • 指佔中運動打算癱瘓香港的樞紐 超出只是為普通市民帶來不便
    • 戴耀廷一方早前陳詞指 原本佔中計劃只是想引起公眾關注

    九名被告都就定罪提出上訴,而戴耀廷及黃浩銘另就刑期上訴,今遭上訴庭駁回。 陳建民聽取判決後指,對於上訴庭裁決感到失望,又解釋當初選擇抗辯是因認為控罪不適合,也認為法庭應該對於公民抗命案件盡量輕判。至於是否會上訴至終審法院,陳指會先與律師研究,並要考慮資源問題,因現時仍有抗爭者需要支援。

    上訴庭指,雖然本案最終發生在添美道,而非計劃的中環,但兩個地點鄰近,因此同意原審所指本案的佔中計劃只是原本計劃的修改版,而被告是協議是在中環或附近一帶阻路以作出公眾妨擾。 上訴庭認為,在正式宣布佔中前有達18個月醞釀期,該段時間曾進行商討等,而當時預期佔中會有3000至10000人參與,所有被告在宣布佔中前,都能預計到佔領的大規模及成功,正如原審所指,當時已有人潮佔領道路,而三子是想乘勢開展運動。有鑒於運動籌劃達18個月、宣布佔中前添美道的情況,法庭無法接受被告不是明知而串謀作出公眾妨擾,三子也必然知道佔領所帶來的後果。

    對於原審是否已在和平集會權與其他公眾所享的權利中作出平衡,上訴庭同意原審的裁定,指原審已考慮到警方已關閉添美道讓集會可安全地進行,而警方為應對示威者會佔領政總的威脅,同時亦不准示威者進入政總。 就戴耀庭及黃浩銘的判刑上訴,上訴庭認為原審已明確地提到,認為干犯串謀公眾妨擾罪的動機為爭取普選、保護被捕的學生領袖,而非為貪心、金錢利益等,但仍認為眾被告煽惑他人作出的妨擾行為非常嚴重。上訴庭進一步指出,佔中運動打算以長期及堅決的行動去癱瘓香港的樞紐,令政府改變主意,已超出只是為普通市民帶來不便,認為兩人的刑期上訴無可爭辯之處。

    代表戴耀廷的律師指,在當年9月28日前的行動計劃,雖然較為詳盡及仔細,但9月28日宣布啟動佔中當天,有關計劃卻沒有細節,最終所有佔領行動是在金鐘進行,認為有關計劃不夠詳盡以構成串謀罪行,而戴在運動中只屬支援角色。 律師又指,原本的佔中計劃並非為作出妨礙,只是想引起公眾關注,並透過自我犧牲去爭取民主,故認為未構成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犯罪意圖,若然「啟發」香港市民是一項罪行,那麼三子的確有罪,雖然法庭或認為他們天真,但他們不應因天真被定罪。律師亦表示,籌備佔中之時,三子考慮到要避免影響市民等,應納入減刑考慮。 案件編號:CACC128/2019

  2. 2019年4月28日 · 張超雄. 佔中案九人早前被裁定罪成,當中四人包括戴耀廷及陳健民分別被判監16個月,邵家臻及黃浩銘則分別囚8個月。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今日(28日)在港台節目《給香港的信》談及佔領事件,指各人的判刑反映香港的文明法治逐漸惡化,以及言論自由進一步受威脅。 張超雄又指,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以及潘樂陶僭建案,可見法治制度正在沉淪,香港很快能與內地相提並論,僅成為大灣區內的其中一個城市,而「一國兩制」將永遠成為天真的夢想。

  3. 2019年4月8日 · 1. 佔中9子案明日判決這將成香港社運史上的一頁而有份撰寫的包括佔中發起人之一的陳健民佔領中環概念至今逾6年這6年間陳健民失去內地研究工作的機會更因佔中案而提早放下教席卻因此獲得一絲閒暇在判決前得以陪伴90歲老父走過最後一哩路成為他這段日子裏的最大得著」。 陳健民在宣判前夕接受《香港01》專訪,坦言老父一直反對自己的事業,更反對佔領運動,「他是1949年逃避中共來港的一代……從小教我不要參與政治」;而自己卻深受錢穆等中大創辦人的「新儒家」思想和西方「公共知識分子」概念影響,對家庭、公共事務、知識分子有一套自己的批判,更成為佔中發起人之一。 家人與社運之間,是否有所取捨?

  4. 2022年9月24日 · 中國觀察. 二十大報告前瞻|從兩權結合到兩權統一 強化對港全面管治權」 撰文:泉野. 出版: 2022-09-24 08:30 更新:2022-10-08 18:44. 37. 依循於歷屆中共黨代會的慣例,即將召開的二十大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做報告中,必然會涉及港澳話題。 考慮到過去五年香港發生的大小事變,再對比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中港澳部分將出現新的論述,而最重大的變化也許就是「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將從十九大的「兩權結合」進階為「兩權統一」,且將持續強化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

  5. 2018年11月21日 ·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等9人被控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等罪案件今21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續審。 控方續播放2014年9月尾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影片舉證。 片中可見27日示威者陸續增多,過午夜不散。 戴耀廷於28日凌晨宣布:「佔領中環正式啓動! 」眾人響應其「去飲」之說,高呼:「飲勝! 控方所呈影片,見戴耀廷在9月28日凌晨正式宣佈「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路透社) 9名被告為佔中發起人戴耀廷(52歲)、陳健民(58歲)及朱耀明(73歲)、立法會議員陳淑莊(45歲)及邵家臻(47歲)、學聯前常委張秀賢(22歲)及鍾耀華(24歲)、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28歲),及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61歲),9人共被控6項妨擾罪。 戴稱實踐最大規模公民抗命.

  6. 2017年10月23日 · 1.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周三18日開幕總書記習近平在工作報告中三度提及香港傳媒及政黨多聚焦於牢牢掌握全面管治權一言忽略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一說其實只要梳理回歸歷史脈絡對比歷任領導人治港思維整合習近平連串涉港言論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究竟中央態度是強硬還是積極、說法是矛盾還是合理、港人應提心吊膽還是處之泰然? 可循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之間的微妙共生、合理對峙及有機結合三方面解讀。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工作報告中三度談及香港。 (美聯社) 這次習近平的講話,是自香港回歸後,歷屆中共黨代會報告談及港澳篇幅最多的一次,有逾700字,分三大重點: (1)總結五年工作新進展,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