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0日 · 明報專訊高中必修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首團最快4月出發教育局昨公布22條路線供學校3月1日或以前報名全部於廣東省內行程1至3天4月起至本學期完結前舉行會優先安排首屆公民科的中五生出團若學生未能參與局方稱學生如有實際困難及具備充分理據而未能參與內地考察應向學校申請校方須通知當局又稱計劃下學年2023/24學年提供日數較多廣東省外的行程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2. 2023年2月9日 · 取代高中通識教育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規定學生必須赴內地交流教育局今9日宣布因應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將啟動內地考察團涉及22個1至3天的行程大部分目的地為廣東省內城市學校今年4月起可出發當局將安排中五級學生優先參加教育局於去年7月推出21個兩天至5天行程供學校選擇並要求學校表達意向局方今指大部分學校主要選擇廣東省行程故先啟動當中12個行程並新增10個1至2天的廣東省行程學校須於向教育局提交行程意向及出發月份

  3. 2021年4月12日 · 通識科新冠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社),局方表示是順應業界意見但教協調查顯示逾八成教師要求撤回修訂卻從未見局方順應民意更遑論操作上是次冠名所依據的學校諮詢問卷問題充滿預設立場例如在認定科目要修訂下要求學校就課程理念或課題提出新增建議又或在認定課程包括內地學習團下要求校方選擇舉行時間及相關措施等根本沒有空間容許同工學校提出反對或撤回修訂選項但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竟可得出業界反應非常正面多數學校支持改革的結論。 如此過橋抽板、亂搬龍門之舉,在這次倉卒執行的課程改革上屢見不鮮,甚至迫使向來慎言的中學校長會,也發文質疑是次改革方向與理念不符,急於推行將影響來屆中四學生整個生涯規劃等,觀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4. 2021年6月3日 · 明報專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新學年將逐步取代高中通識科教育局昨公布公民科課程及評估指引》,須教國家成就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等國情內容其中於教學原則提及該科不少涉及歷史文化道德標準法理法治等的課題,「沒有正反二元對立的角度」,教師不應引導學生將探究方向囿於正反二元對立」。 有資深通識科教師表示,教師一直與學生多角度探討議題,惟正反討論是思考過程一部分,要避免二元對立討論有一定困難。 相關字詞﹕ 教育局 通識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公民科. 上 / 下一篇新聞.

  5. 2022年3月25日 · 明報專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今學年中四推行2024年起該科設中學文憑試DSE),達標與否顯示成績考評局去年公布了公民科樣本試卷及評卷參考港區國安法》、大灣區等題目昨日公布學生答題示例展示達標答案例子有公民科教師說不知道該達標答案得分是剛好達標或是近滿分亦不知不達標的示例期望有更多例子供參考以及了解該科達標分數線。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6. 2023年1月19日 · 明報專訊取代通識教育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2021/22年度上學年起於中四級推行學生必須赴內地交流因新冠疫情一直未成行隨本港與內地通關教育局長蔡若蓮昨稱公民科內地考察準備就緒期望廣東省團4月起動並爭取暑假去廣東省以外的

  7. 2021年3月31日 · 課程發展議會今3月31日通過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仍屬必修必考但不設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並會為學生提供前往內地學習機會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今日經詳細審議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代替通識教育科優化方案後通過相關方案並向教育局提出建議。 四科的優化方案可釋放約100至250小時,課程發展議會期望教育局盡快接納建議,讓優化方案於2021/22學年在中四級開始推行。 相關字詞﹕ 通識教育科 通識科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