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政治和解、市場改革、政治民主化,都是把蘇聯社會主義體制從根本動搖。 那時中國還未構成對美國的威脅,反而與美國合作,有聯華對付蘇聯之勢。 四事件的發生,有外因,但只方勵之、嚴家其等少數知識分子的起哄,美國呼應,沒有深度介入進行組織。 當時中國的政治矛盾,在上層是胡耀邦逝世觸發的示威,下層是政府因市場改革失誤製造出通貨膨脹,示威人群中有批評鄧小平、趙紫陽家族的貪污,實質反映改革開放初期體制變更帶來的陣痛。
      orientaldaily.on.cc/content/要聞港聞/odn-20240604-0604_00184_001/坦言集:六四意義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 天前 · 六四事件」的歷史敘事基本上是在民間層面進行。基於親歷者的口述、信件、回憶的材料,甚至難以證實的「原始文件」不斷秘密從內部流出,並 ...

    • 獨家:六四

      1989年6月3日深夜至4日凌晨, 中共下令軍隊鎮壓學生民主運 ...

  3. 2 天前 · 民主是人生最高的生存情感,自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 —— 六四天安門廣場上的〈絕食書〉 如今被中國官方定名為「1989 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民間暱稱「535」的事件,是從追悼胡耀邦開始的。胡耀邦因為「改革開放」引發的政治路線衝突,極為不體面的被下台。

  4. 2 天前 · 今(4)日是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35週年,香港明報發表社評,強調「六四事件」所遺下的歷史傷痛,仍然需要撫平。社評表示,北京當局近年強調,對1989年春夏之交所發生的事「早有定論」,惟回顧歷史,由早期的「反革命暴亂」到後來的「政治風波」,當局對事件的定性,亦有調整。

  5. 2 天前 · 六四事件35周年 愛國丹心應予肯定 六四事件源於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當時國家正值新舊思潮激盪時期,改革開放摸着石頭過河,有得有失。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既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同時亦衍生官倒貪腐等亂象,有官方背景的倒買倒賣投機者橫行,利用當時的特殊環境和條件 ...

  6. 2 天前 · 社論表示,在香港,並非所有人與支聯會悼念「六四」鎮壓的立場一致, 許多人只想簡單悼念在這次事件中的死難者;許多港人對「六四事件」的 ...

  7. 2 天前 · 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是1989年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他生前接受BBC 中文專訪的錄音近日被尋獲。BBC News, 中文 跳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