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孔子. 理解. 儒家. 论语(书籍) 如何理解儒家中不为与有为”;“独善与兼善”? 知其不可而为之兼善天下究竟是悲壮还是悲剧.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10. 被浏览. 2,591. 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徐晓轶. 低成本定制开箱即用的二次开发平台.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反复说过,儒学包括了几个层面,在个人就是内求诸己而超越。 我稍微说下这个超越的过程: 先是通过志于学而来积累对外界的认识,最终理解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然后自己赋予自己一个人生的意义,我谓之立命。 儒者立了命,就要 行仁 ,但成不成的自己说了不算,所以很可能是磕磕绊绊的,在现实这碰得头破血流的,怎么办? 反省啊: 我这么做对不对? 我这么做值不值? 我这么做 应该不应该 ?

  2. 2018年10月1日 · 一匹夫耳. 1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实际上与“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济天下 ”并不相冲突!.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价值观是——不朽. 《左传》中将这个最高价值做了极为全面的诠释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个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了 三不 ...

  3.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句其句读及释义从赵岐注孙奭疏朱熹集注焦循正义杨伯峻译注到大型工具书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几乎众口一词都将独善”“兼善作为偏正结构来理解意谓 ...

  4. 江浙百姓的胡宗宪投身阉党,为严党敛财提供便利是是恶,苦一苦百姓的清流是是恶。 你口中的是是恶完全是传统道德观念的问题,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儒释道三家世俗化 的教义,与人为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达则济天下等等。

  5. 2016年4月16日 · 4,607.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匿名用户. 1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君子的意义与 儒家的困境. 二十世纪迄今,在经历了长期被批判的境遇之后,孔子似乎又恢复了“圣人”的地位。 一时间,《论语》好像也再次成为万人争诵的圣典。 不过,孔子在《论语》中念兹在兹的理想人格,与其说是“圣人”,不如说是“君子”。 “圣人”固然是最高的理想人格,但是在整部《论语》中,孔子提到“圣人”不过6次。 对于“圣”和“仁”这两个最高的价值,孔子都明确表示“吾岂敢”(《论语·述而》)。 与“圣人”相较,关于“君子”的地方却不下106次。 那么,孔子以及后世儒家知识人心目中的“君子”,究竟是怎样一种人格呢? 一、君子的四重意义. “君子”与“小人”相对,二者都不是孔子创造的名词,而是在孔子之前“古已有之”的。

  6. 2020年3月19日 · 荀子的体系没有真,只有伪善。荀子认为没有人是出于真心的,在对本性(“朴”)放任自流的情况下,人都会互相伤害,也就是“恶”,在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下,圣人创造出了“”来约束大家。每个人包括圣人都是无奈之下心不甘情不愿地 ...

  7. 32 赞同. 48 收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其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很多人都说过的话,至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