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8 小時前 · 「屠龍小隊」等人涉策劃2019年殺警,成引用《反恐條例》控告的首案。案件今日(4日)進入第27天審訊。已認罪的控方證人彭軍壕作供稱,涉案同謀吳智鴻曾吩咐他保管3支槍和子彈,吳講過將要在「大行動」用空尖彈,空尖彈的殺傷力大得多,而普通子彈的穿透力較大,另亦會準備炸藥。吳告知彭 ...

    • 「更加聰明的智能化」
    • 提升教與學效率及教育公平性
    • 達至「自適應學習」
    • 以創新方法啟發自我思考
    • 老師需和專業教育科技人才合作
    • 教育科技的訓練 要有跨學科視野

    今年6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發布了《數位教育展望報告》(Digital Education Outlook 2021),闡述了教育科技的新形勢(註2)。OECD教育與技能司長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也為報告撰文介紹,提出「人工智能帶動的教育科技(AI-Powered education technology),能將由工業革命繼承過來的工廠式課堂安排,轉化成為能將學習變得主動、靈活、協作,但又個人化的場景」。報告也指出,教育科技的應用遠超於遙距學習(remote learning),而是令整個教育過程變得更加聰明的智能化(smart learning)(註3)。 談到教育科技(EdTech),還記得小時候的課堂裏,哪些設備是用電的,例如錄音機、幻燈機、電視...

    我們認為,教育科技是一門利用各種科技方法或工具,以支持教學、培訓活動的設計、開發、實施和評估,並盡可能提升學習體驗、學習效果和測評精度的跨專業、綜合性學問。一個例子是在一般面授課堂時,同學往往因各種原因,很多時於上課中途失卻專注力,例如因為授課時間過長、睡眠不足等影響而阻礙學習。如果老師能利用一些客觀的實時監察科技系統,蒐集實時的數據以分析同學上課時的專注力,那我們便能夠即時就數據分析結果作出教學方法上的調整,引回同學的專注力於課堂學習,從而提升教與學的效率。除了提升教學效率之外,OECD報告也提醒了我們,科技也能改善教育的公平性,例如上述的課堂及作業監察系統,也可以提醒老師們同學不同水平的表現,以及是否有特殊教育的需要或其他問題。而且教育科技將許多重複性的操作自動化,例如批改某些作業或者設...

    隨着這些年利用人工智能(AI)開發的產品愈來愈多,對於教育科技技術來說也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人工智能本身屬於電腦科學的範疇。但是通過學習、研究和利用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也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術實力、升級教學設計的方法、提升教學活動的效果。例如使用手機的語音辨識系統(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來自學語文、與網絡聊天機械人(ChatBot)互動學習、與電腦競技(Gamification of Learning)來提升趣味、利用AR/VR作沉浸式學習(Immersive Learning),AI在不知不覺間已走入我們生活的不同範疇。只要學習者有空餘時間,便可以利用這些產品來學習,從而達至無處不在的學習環境(Ubiquitous Learning)。 使用AI教育科技並不...

    教育科技最主要的不是學會操作科技工具,而是懂得運用一系列知識、概念、原則、步驟、流程、方法來設計教學。簡單來說,教學設計就是思考要教什麼以及怎麼教,然後才是如何利用科技來提升教學設計的質量,或更能達到創新教學的局面。確定了具體的教學內容和一應的評估要求後,才決定利用何種教育科技能最好地應用到哪些部分,或利用人工智能的應用,以創新方法去啟發學習者的自我思考。現時很多老師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或人有我有的心態,採用一些教育科技,但往往不能充分掌握和合適地應用這些教育科技,白白浪費能提升教學質量的應用設計。OECD的另一項研究,就曾警告科技的應用並不是靈丹妙藥,並不一定會立刻帶來好處。2018年(即疫情爆發之前)所進行的PISA國際測試結果顯示,在參與研究的國家或地區當中,使用某些數碼器材上課(尤其是平...

    教育科技所學的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原則,以及緊跟時代腳步的一些科技技術,正是各中小學校和培訓機構等所需要的。說到底,教學最重要的還是人,無論AI告訴老師什麼,還是要老師判斷及作決定調整教學安排。他們需要專業的教育科技人才和他們緊密合作,為老師們設計、推介、調整不同的科技應用,亦可能要為老師提供培訓,及幫忙解決他們應用上的問題。現職教師往往因為工作時間長,又要兼顧學生、學校行政等工作,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很難有效學習和運用新的教育科技知識。中小學校需要的是新的科技、理念以及能具體實施這些的人才;而以科技為主導的培訓機構,則需要正確的教學理論、嚴謹的教學設計方法和同樣能具體實施這些項目的人才。教育科技的畢業生如果能做到兩者兼備,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教育科技的專才也不能只是處理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要兼顧科技應用的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影響。最簡單莫如家長及社會人士擔心兒童長期使用互聯網或數碼器材,對他們健康及身心的影響。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2020年英國的「考試局」(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因為疫情不能舉辦高級程度(A-Level)考試,於是運用了大數據、演算法和老師的評估來決定同學們的成績。結果由統計模型綜合所有資料得出的成績,和老師的評估有很大差異,引來家長、學校,甚至專業科學團體的抗議,最後還是決定要以老師評定的等級為準,學生也可以取得由不同方法所得結果中最高的等級。這說明了教育科技的訓練,不能只是技術的培訓,也要有跨學科的視野(註5)。 教育科技未...

  2. 4 天前 · 周永新:港人為什麼貧窮 如何精準扶貧. 【明報文章】本月中,勞福局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遞交文件,內容是報告第五屆扶貧委員會自2023年1月成立以來的工作進度。. 政府自2021年後沒有公布《香港貧窮情况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2年發表的施政 ...

  3. 2 天前 · 【明報專訊】我們愈來愈需要故事,在故事裏夢想無罪。由疫情開始,兒童故事的Podcast愈來愈多,有些把中外經典娓娓道來,有些把兒童繪本聲音演繹,有些是移民了的媽媽隨心錄音讀書,讓小朋友學習廣東話和了解香港。人們在車上在家裏聽,像收音機一樣。我們最愛的是一個原創內容的兒童 ...

  4. 2021年10月7日 · 明報專訊鄭嘉穎馬國明與鍾嘉欣在無綫劇集星空下的仁醫飾演兒科醫生劇情講述3人原是感情要好的同學因20年前一場醫療事故各走各路鍾嘉欣成為無國界醫生20年後因一場意外再度走在一起並肩面對各種生死及道德挑戰鍾嘉欣繼2018年客串再創世紀已3年沒有在無綫劇集露面今次角色充滿正能量又活潑調皮相當討好

  5. 2017年9月19日 · 終於,《再創世紀外景隊抵溫哥華拍攝林文龍也同行他跟嘉欣繼11年前法證先鋒的Sam與汀汀後再續情緣。 【明報專訊鍾嘉欣於去年8月為脊醫老公Jeremy誕下可愛囡囡Kelly在溫哥華專注照顧家庭Kelly已1歲多嘉欣戲癮發作答應客串演出TVB ...

  6. 2020年8月23日 · 鍾嘉欣由加拿大返港以短髮新造型拍劇她稱上次拍再創世紀只客串10日今次是相隔6年再主演劇集又稱以為會待子女長大才返港拍劇但被此劇題材吸引又想跟鄭嘉穎與馬國明合作故答應演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