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投奔怒海》(英語: Boat People )是198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執導,是許鞍華「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註 1],主演包括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片名由著名小說家金庸所取。

  2. 投奔怒海》(英語: Boat People )是198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執導,是許鞍華「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註 1],主演包括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片名由著名小说家金庸所取。

  3. 投奔怒海》是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採訪當時實況。

  4. 2023年5月23日 · 由許鞍華執導、關錦鵬擔任副導演,集合香港巨星林子祥、繆騫人、德華及馬斯晨共同演出的傳奇禁片《投奔怒海》解禁,訂於 2023 年 5 月 26 日上映!. 電影聚焦越南解放後面臨的社會問題和人性扭曲,是香港新浪潮極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之一,但因 ...

  5. 1982年10月13日 · 祖明与琴娘一失败、一成功的「投奔怒海」,从明暗两处、写实写意着力刻画自由到来的艰难险阻,充满酣畅的生命力,既是片中人物们的果敢舍离,也是创作者勇气的象征。

  6. 投奔怒海 (1982) Boat People 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片種: 劇情 上映日期: 10/13/1982 票房: HK $15,475,087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邱剛健 監製 夏夢 演員 林子祥... 芥川汐見 馬斯晨... 琴娘 繆騫人... 夫人 德華... 祖明 奇夢石 ...

  7. 2021年8月7日 · 投奔怒海》於1982年在香港上映,是導演許鞍華「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全片以芥川汐見(林子祥 飾)的視角,一步一步踏進1975年共產黨解放越南後的世界。 電影開篇便是共軍浩浩蕩蕩入蜆港的畫面,紅旗飄揚,夾道兩旁的百姓歡呼揮手,芥川手持相機跟隨軍隊入城,努力捕捉每一個歷史畫面,最後被一個雙手撐著拐杖的孩子吸引了,尾隨他走進尋常百姓家。 其後,芥川遇見了b琴娘(馬斯晨 飾)、祖明(德華 飾)、阮主任(奇夢石 飾)、夫人(繆騫人 飾)等一群在這海中掙扎的人,而自己也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筆者在電影中看見了幻滅,是人物對於理想的幻滅,故本篇想聚焦於此,並私心推介許鞍華的其他電影。 《投奔怒海》的開場. 芥川的幻滅.

  8. www.mplus.org.hk › tc › cinema投奔怒海 | M+

    M+戲院呈獻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最終章《投奔怒海》,是她奠定香港影壇地位的新浪潮經典作。 此作拍出平實格局及細膩人情,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一以貫之。

  9. 2015年9月1日 · 投奔怒海 - 香港電影資料館. 導演:許鞍華. 編劇:戴安平(即邱剛健) 攝影:黃宗基. 剪接:健健(即黃義順) 監製:夏夢. 製片:崔珍妮、李相國. 出品:青鳥. 主演:林子祥、馬斯晨、劉德華、繆騫人. 1982 / 彩色 / 35mm / 粵語 / 中英文字幕 / 110分鐘. 曾報導北越勝利的日本記者芥川(林子祥)於三年後重遊舊地,一心探求戰後的真實面貌,於是決定擺脫監控獨自採訪,並在街上遇上越南少女琴娘(馬斯晨),從而掀開面具下一段又一段的悲歌。 在極具話題性的越南問題上加入深刻的人物刻劃,每一個角色都在壓迫與自由、死亡與生存、人情與意識形態之間作抉擇。 配合着精細的美術及佈景,許鞍華導演透過恰到好處的調度,把人性掙扎演繹出一種文學美。

  10. 劇情簡介. 本片首映當年正逢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展開談判,香港人驚覺未來命運或許將會像越南難民般投奔怒海,因而在港造成評論及賣座高潮。 獲香港第二屆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新人三項金像獎,但因內容問題,卻在海峽兩岸禁映多年。 如今雖已事過境遷,觀眾對這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並在藝術上水準甚高之作仍不應錯過。 劇情描述林子祥飾演的日本記者芥川前往剛剛解放的越南採訪,越共政府安排了很多粉飾太平的假像讓他參觀,但他卻從當地女孩琴娘一家的實際生活看到悲慘的真相,於是幫忙他們上難民船逃亡。 本片外景在海南島拍攝,女導演 許鞍華 在片中展現了導演魄力,邱戴安平的劇本也寫得高明。 馬斯晨 、 繆騫人 和多名大陸演員都演得精彩,而且這是 劉德華 的電影處女作。 更多劇照. 更多影評文章.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