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9789861200859. 内容介绍. 本辞典公认为英语世界最权威、最易了解的单册哲学辞典,全书由一个国际性的哲学团队共同执笔,超过四百四十名世界知名学者参与撰稿,提供读者一个更丰富、更广泛、更新的哲学观念及思想家总览。 1.针对主要哲学家最全面的辞条,包括五十名杰出的当代哲学家 2.广泛涵盖如心灵哲学及 应用伦理学 (生物伦理学、环境、医药及专业伦理学)这类迅速发展的领域 3.比任何同级著作更多非西方及非欧洲哲学辞条,包括了非洲、阿拉伯、伊斯兰、日本、犹太、韩国及拉丁美洲哲学 4.涵盖更多欧陆哲学. [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1张) 参考资料.

    • 概览
    • 内容简介
    • 出版成就
    • 产品特点
    • 中国哲学家
    • 中国哲学

    2002年猫头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剑桥哲学词典》是罗伯特.奥迪编写,由猫头鹰出版出版的词典。

    本辞典由《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 ed.》翻译而来,收录1,900个正式辞目与3,000多个参考辞目,是一部400多人共同撰写的单册辞典。主题包括:哲学家、思想家、哲学概念与术语、哲学次领域、哲学相关领域、非西方哲学等。全书依照辞目之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书后并附有「中英名词对照表」。本辞典之中文辞目皆由哲学领域人士审订,并于每一辞目之后,注明原撰稿人与中文审订人名字,其数据之权威性与正确性较高。为数众多的参考辞目,有助于领导读者交叉阅读,了解整体哲学体系,是国内近年编辑体例较严谨之专科辞典。

    在西方学术界久负盛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推出一部全新的《剑桥哲学词典》(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甫一面市,便获如潮好评。当代哲学大师普特南(H.Putnam)称赞它是“我所见到的哲学辞书当中水平最高的一部”。后现代哲学的领衔人物罗蒂(R.Rorty)认为它不只具有参考书的价值,“其宽广的视域对各种可能都是一种叩问,对非西方哲学的超常注视,尤为可嘉”。

    除了对西方哲学的内容做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解释之外,这部词典的最大特点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收录了有关非西方区域或国家的哲学辞条,包括拉美、非洲、阿拉伯世界等,特别是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其涵盖面之广,数量之多,述介之详细,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有关中国哲学的内容。除了一条长达3000多个单词、全面介绍中国哲学之基本情况的辞条之外,这方面的条目多达140个左右,这还不包括中国佛教的内容(有关佛教的辞条多与印度哲学部分交叉或者重合,故此处暂不述及)。按照辞条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对哲学家的介绍。该书共收录了历史以来的52位中国哲学家,他们是管仲、孔子、墨子、老子、许行、杨朱、告子、孟子、庄子、商鞅、申不害、慎倒、宋铒、惠施、公孙龙子、邹衍、荀子、韩非子(以上先秦),贾谊、董仲舒、扬雄、王充(两汉),王弼、郭象(魏晋南北朝),韩愈、李翱(隋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胡宏、朱熹、王阳明、刘宗周(宋明),王夫之、黄宗羲、颜元、戴震、章学诚(清),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胡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毛泽东、...

    除了明显重视先秦思想之外(这也是西方汉学界的一贯传统),该词典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就人物辞条而言,假如包括候选部分,本世纪的中国哲学家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大势,本词典做了三点归结:一是西方哲学的重要影响,二是在大陆居于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三是新儒家哲学在港台海外地区的复兴和成长。向西方学习,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调,哲学亦不例外。当代中国哲学在本质上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哲学,当代中国哲学家无一不受到西方哲学的浸染,从问题意识到言说方式均已程度不等的西化,所以离开西方哲学的背景就无法分析和理解当代的中国哲学。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传播到1949年之后演变成为具有官方意识形态色彩的独家之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一条主线。毛泽东成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某些方面,提出了具有中国思想背景的、对当代世界产生了一定震撼力的学说。但这种思想的极端化,将中国社会带向了崩溃的边缘,也极大地弱化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力。从1978年以后,这种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独断式的马克思主义正日益走向多元化,处在一种苦苦的探索之中。和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大陆边缘的港台地区所生长出的新儒家哲学显然只是学院式的,并没有融入到台湾的官方意识形态之中,因而也就没能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这一传统色彩颇浓的思潮,其主将皆为专业哲学家和大学教授,从香港的钱穆、唐君毅,台湾的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现今仍然活跃在国际学术界文明对话前沿的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莫不如此。

    对当代中国哲学的瞩目和追踪,预示了世界哲学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西方传统的哲学范式观念正在被突破,哲学史的疆界和外延已经超越出了西方自身。传统上,哲学被视为西方所独有,所谓哲学就是指西方哲学,不包括西方以外的思想。我们所说的中国哲学之内容,一般是作为东方思想的一部分被附赘于东方宗教的研究领域,或者是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思想史背景材料来处理,或者是构成描述中国文化的大叙事结构的一两个基点。至于用学科归类的眼光,将它和西方哲学硬捏在一起,欧美人实难以接受。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大学哲学系绝不包括中国哲学部分,绝少开设有关中国哲学的课程;他们的哲学刊物也很难见到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哲学著作基本上与中国无涉。这样,以往的哲学词典和哲学史,内容上也就只包括了西方部分,而没有中国部分,这种情形相沿成习,早成定格。二战后,随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加深,特别是70年代后,工业东亚的崛起,欧洲中心主义的老调曲终人散,唯西方的一元观也大为褪色,东方被重新摆正在当代世界的格局之中。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些内容已逐渐渗透到了西方学术的主流话语之中,西方传统人文学科的纯质状态正在被打破,哲学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具有东方色彩的异质之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编《剑桥哲学词典》才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收录了非西方哲学内容的辞条,肯认了东方哲学的价值,给了中国哲学以应有的地位。

    作为东方思想之主要代表的中国哲学,虽说早在启蒙时代即已播撒于欧陆,但长时间里只是作为猎奇的对象在狭小圈子中被观玩(伏尔泰可为代表);浪漫时代以降,更是声誉跌落,被视为是人类童年智力的产物(黑格尔可为代表)。所译介流传的典籍,仅限《易》、《老》、《语》、《孟》等几部,稍具轮廓的人物形象,只有孔、老等数人。秦汉以下,少有人述及;当代意义,更无从谈起。这种状况的真正改变,一直要等到二战以后,特别是最近的二三十年。以美国学术界为例,早年的汉学家多主治文史,于哲学少有问津;而今天却不乏哲学科班出身的精兵良将。所以专门研究中国哲学的汉学家数目正在增多,做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或兼跨两种内容哲学著述的大学教授已不鲜见。对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已极大地拓展了,问题也已相当的深入,早已是今非昔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业东亚问题的浮现和中国的崛起,中国哲学的现代性和当代意义问题日渐显豁,已经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说明过去只是将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业已死亡的文明遗存的博物馆心态正在消退,而代之以起的是在现在的中国和她的哲学传统之间寻找一种内在的延续性及转活的意义。《剑桥哲学词典》之对当代中国哲学的重视,正是这一转向的明显表征。

    当然,比之伊斯兰、古典印度等非西方的文化资源,中国思想被接纳与西方学术加以融汇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还谈不上有实质性的影响。中国哲学的观念和问题能否打入西方学术的主流话语,还是一个有待时日方能印证的设问,过分的乐观显然还为时尚早。但这两种哲学交流的巨大反差似乎正在发生着某种改变,中国哲学的身影已开始全面地进入到西方学术界的视野,这却是《剑桥哲学词典》明白无误地透露给我们的准确讯息。

  2. 剑桥(Cambridge),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 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 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 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是英国 剑桥郡 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 伦敦 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 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 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它是座9.2万人口的城市。 剑桥,虽与牛津齐名,都是世界 著名学府 , 但这里的气氛却与牛津不同。 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

  3.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英文: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 剑桥大学 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拥有约600名大学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 该学院是由 英国国王 亨利八世 于1546年所建,其前身是1324年建立的米迦勒学院(Michaelhouse)以及1317 ...

  4. 剑桥大学 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简称CUP)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 如今,该出版社每年有2000多种 印刷版 和电子版出版物面世,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和学术出版社之一。 200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223种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涉及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及医学各个学科。 中文名. 剑桥大学出版社. 外文名.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创立时间. 1534年. 隶 属. 剑桥大学. 目录. 1 简介. 2 组织机构. 3 主要业务. 4 历史沿革. 5 品质追求. 6 发展特色. 7 畅销书. 8 中国市场. 9 本土策略. 10 评价. 11 生存难题.

  5. 剑桥国际英语词典》(CIDE)由享誉世界的剑桥大学出版社经过多年精心收集语料库资料并采用最新电脑技术编纂而成,兼顾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以及澳大利亚英语等世界其他地区的英语,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英语词典”。 本词典极具科学性和权威性,又兼蓄新颖的风格和独特的内容;信息的编排和查找方法体现了系统性和网络式互联,查词相当便捷。 与同类词典相比,本词典收词多,例句多,新词新义多,插图多,常用参考资料多,索查途径多;英汉双解版更适合中国广大读者的使用需求和习惯,是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和相应程度自学者的理想工具书。 一册在手走遍天下:标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提供14种语言中容易与英语单词混淆的词汇,帮助使用者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惯用语正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6. 英,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1],读作yīng,此字最早见于战国篆书,本义是指花,又可指才能出众、杰出的人物 [2]。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汉典网 [3]) 中文名. 英. 拼 音. yīng,yāng. 部 首. 艹. 五 笔. amdu. 仓 颉. tlbk. 郑 码. elgd. 笔 顺. 12225134. 字 级. 一级 [1](1006) 平水韵. 平声八庚 [4] 注 音. ㄧㄥˇ. 总笔画. 8画. 异体字. 偀、䇦、𥍼、𦮥. 统一码. 基本区 U+82F1.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