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該條例的主要條文包括 : 適用範圍 僱員因工及在僱用期間遭遇意外而致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定的職業病,僱主有責任支付補.

  2. 計算每日平均工資時,僱主須剔除(i)未有付給僱員工資或全部工資的期間,包括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病假、產假、侍產假、工傷病假或在其同意下放取的假期,以及沒有向僱員提供工作的任何正常工作日;連同(ii)就該期間已支付的款項。

  3. 2020年8月24日 · 按法例,工傷病假錢的款額是僱員遭遇意外時,每月收入與暫時不能工作期間每月收入差額的五分四。 但對於每天收入的定義沒有清楚界定,勞工處曾發出建議計算方法,唯近年找不到相關資料。

  4. 法定僱傭權益參考計算機程式,旨在提供一個簡便的工具,協助僱主及僱員根據《僱傭條例》初步計算僱傭權益,以作參考之用。. 輸入全部所需資料後,按「計算」按鈕,程式便會計算僱員根據《僱傭條例》可享有的僱傭權益及相關金額。. 注意. 本計算機程式 ...

  5. 制定處理僱員工傷個案指引,以協助處理個案及根據法例依時支付工傷病假錢及工傷補償。. 要了解更多僱主在《僱員補償條例》下須履行的責任,可瀏覽以下連結。. 《僱員補償條例》(香港法例第282章)概覽 僱員補償條例簡介(pdf 檔案) 《僱員補償條例 ...

  6. 個別行業(例如建造業)的僱員的開工日數經常不固定,假若僱員不幸遭遇工傷意外,在計算其每月收入時,僱主應怎樣處理? 答1. 「每月收入*」是指僱員在意外發生日期前1個月的收入,或指僱員在過去12個月受僱於同一僱主期間的平均每月收入(如受僱不足12個 ...

  7. 勞工處.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僱主在一般情況下須負起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僱員因工傷以致永久地完全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 如僱員因工受傷,以致永久地喪失工作能力,僱主須支付下列補償(視乎 ...

  8. 如何計算疾病津貼? 勞工處. 疾病津貼(即病假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指明日期」前 12 個月內所賺取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如受僱期不足 12 個月,則以該段較短期間計算。 「指明日期」即是: 注意:在計算每日或每月平均工資時,須剔除 (i)未有付給僱員工資或全部工資的期間,包括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病假、產假、工傷病假或在僱主同意下放取的假期,以及沒有向僱員提供工作的任何正常工作日;連同 (ii)就該段期間已支付的款項。 詳情可按連結參閲「 僱傭條例簡明指南附錄一 」 (PDF)。 這份文件並非法律文件。 有關法例條文的詮釋,仍以法例原文為準。 以上資訊對你有用嗎?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年12月7日. 分享到. 複製連結. 如想作進一步查詢? 前往 香港政府一站通.

  9. 僱員因工受傷如獲不超過7天的病假及有關的工傷意外並沒有導致僱員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僱主應以「直接支付補償」方式(僱主呈報表格2B)或按法例藉協議決定補償(僱主呈報表格2,並填寫H部分的「直接和解」),以解決工傷個案。

  10. 2022年4月6日 · 僱主計算僱員病假的方法. 在受僱的首 12 個月內,僱員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2 天有薪病假;受僱滿 12 個月後,每服務滿 1 個月則可累積 4 天有薪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