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於2024年2月7日在香港舉行第四次會議。 有關會議的新聞公報載於 此 。 政府於2024年2月2日公布新田科技城土地用途建議的公眾參與活動報告及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新田科技城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亦於當日起供公眾查閱。

  2. www.nm.gov.hk › tc › northern-metropolis北部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靠近深圳發展動力最強的都市核心區和創科產業基地,並擁有七個口岸,可以成為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的重要平台。 整個北部都會區將發展為一個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的都會區。 基本資料

  3. 北部都會區將成為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 經濟引擎的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相輔相成,並可藉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加强香港與深圳合作,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hknm.hk.

  4. www.nm.gov.hk › tc › boundary-commerce-and-industry-zone北部都會區

    2024年5月31日 · 政府已重新審視北區沙嶺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的計劃和未來公眾骨灰龕位的供應情況, 決定把該處約兩公頃已平整的土地改作創科及相關用途, 以配合北部都會區的整體發展規劃。

  5. 北部都會區將產業發展為導向,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在洪水橋及新界北新市鎮等地預留用地作專上院校發展,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在古洞北、洪水橋等預留政府辦公大樓用地,容納維港都會區遷入的政府部門;在新田科技城及新界北等地興建標誌性

  6. 北部都會區包括 香港 北區 及一部分 元朗 ,共約三百平方公里,包括現存以及被釋出的 邊境禁區 ,並非指一特定 行政區域 ,而是因地理特徵、發展政策等因素相互所形成之一城市空間。. [2] 且跨越地理及 港 深 兩地之 分界綫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 ...

  7. 構建北部都會區. 以《香港 2030+:跨越 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 2030+》)為基礎,並參考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給予香港的支持,把《香港2030+》中的北部經濟帶擴展及整全為總面積達30 000 公頃的北部都會區。. 北部 ...

  8. 2021年10月7日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歷來佔地最大的規劃藍圖「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報告建議構建一個佔地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涵蓋元朗區和北區,提供90.5萬至92.6萬伙單位,共容納約250萬人口,滿足迫在眉睫的居住需求的同時,還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特區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為國家發揮「雙引擎」作用,產生「強強聯手」作用。 林鄭月娥解釋,經過完善選舉制度,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給予香港更大條件及機會融入國家大局,故對香港未來的規劃不應再受到行政界線限制發展,而「北部策略」是首次突破思維,跨越香港及深圳的行政界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 林鄭月娥在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用了一個章節講述這個佔地300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近三成的「北部都會區」。

  9. 2021年10月6日 · 最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將增加兩條全新鐵路項目,共在香港增設10個新車站。 當中北環線將在新田設支線,跨境前往皇崗的新

  10. 2023年10月25日 ·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 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 79. 政府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 「北部都會區」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i)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藉着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ii)創新科技地帶──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1. 相關搜尋

    北部都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