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以及其引發的 巨大海嘯 (在 科學界 稱為 蘇門答臘-安達曼地震 [2] [3] ,該次巨大海嘯經常俗稱為 南亞大海嘯發生在當地時間2004年12月26日週日( 印尼亞齊省 ) UTC+7 上午7點58分55秒, 震央 位於 印尼 蘇門答臘 島 亞齊省 西岸160公里, 震源深度 30公里 [4] , 地震矩規模 9.1到9.3 [1] 。 地震引發了浪高高度達15到30 公尺 的巨大 海嘯 ,最高的海嘯浪高達51公尺。 此次海嘯受災嚴重的地區有印尼 亞齊省 、泰國 鎬立 (英語:Khao Lak) 和 普吉島 渡假區、 斯里蘭卡 和印度 坦米爾邦 ,這是因為當天正值 聖誕節 連假,在泰國渡假區裡旅客的人數非常多,罹難人數和失蹤人數至少有30萬人。

  3.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 2004 12月26日 ,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 印度洋板塊 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的消亡邊界。 地處 安達曼海 。 震中位於印尼 蘇門答臘 以北的海底。 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測量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 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 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這是自1960年 智利 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三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範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旺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 海底火山爆發與海底大山崩產生的海嘯頻率可能是數百年至千年歷史中火山爆發引發海嘯造成最重大傷亡的是1883年於印尼外海地克雷克圖爾海底火山爆發造成約36000人死亡( 表三 ) 。 另外隕石撞擊引發的海嘯最為少見數十萬年至數百萬年才可能發生。 這些形成海嘯的成因,則以最為少見的隕石撞擊所造成的衝擊最為慘重;65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事件中造成地球上約80%的生物死亡,同時也造成眾所皆知恐龍與菊石的絕滅。 海底地震形成海嘯的原因是大地震時海底地殼會產生巨大的變動,如同921地震造成車籠埔斷層上盤地殼被抬升了1-10公尺。 蘇門答臘外海的隱沒帶發生規模9.0地震(百年來第四大地震),造成海底地殼抬升了16公尺,同時蘇門答臘島也向西移動30公尺。

  5. 海嘯通常來說是由海底或靠近海邊的 火山 噴發海底滑坡或發生在海底的地震在海洋中引發的極少數是由大型隕石在海底墜落造成的 [2] ,當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會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 沿海 地帶一一淹沒的自然現象稱之為海嘯。 詞源 [ 編輯] 海嘯到達海岸. 2004年12月26日海嘯席捲馬爾地夫的 馬累.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 日語 「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 港 」)。 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 漢字 又稱「海溢」。 「tsunami」一詞,在1963年的國際科學會議上正式列入國際術語。

  6. 一場被遺忘600年的海嘯可能改變了南亞的歷史. 撰文: MEGAN GANNON. 編譯: 蔡雅鈴. 因 2004年印度洋海嘯侵襲所暴露出來的歷史性墓碑激發了研究人員搜尋更久以前發生的海嘯的證據。 PHOTOGRAPH COURTESY PATRICK DALY. 圖中黑點為班達亞齊(Banda Aceh),如今是亞齊省的首府。 1. 有新證據顯示在好幾世紀以前,一個類似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災難同樣摧毀了這個區域,而一個強大的伊斯蘭王國可能因此而興起。 因 2004年印度洋海嘯侵襲所暴露出來的歷史性墓碑,激發了研究人員搜尋更久以前發生的海嘯的證據。 PHOTOGRAPH COURTESY PATRICK DALY.

  7. 海 底地震是引發海嘯最主要的因素地震是板塊相互作用時能量釋放的一種現象因此地震大都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擠壓處尤其是大地震。 地球板塊的作用可以分為擠壓與張裂環境,一般而言張裂環境發生的地震規模都較小,例如發生 在中洋脊的地震規模都較小。 但大地震則都發生在板塊擠壓的環境,如板塊的隱沒帶與碰撞帶。 現今地球上處於活動狀態的主要擠壓環境有三處,一、環太平洋隱沒帶,二、印澳-伊朗-阿拉伯-非洲等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帶,三、印澳板塊與歐亞-太平洋板塊的隱沒帶 ( 圖一 ) 。 地球上每年90%以上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三處碰撞帶與隱沒帶。

  8. 海嘯的形成. 而科學家將海嘯的形成大致分成四個階段生成傳播放大與溯昇。 一、生成:原因為地震所導致,一旦地殼有垂直的擾動發生,海水就跟著擾動,接著受到重力場的影響,波浪就會從擾動起源處向四周傳遞。 海嘯生成示意圖. 傳播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消散非常小所以海嘯能夠將地震所產生的能量藉由海嘯波浪由深水到淺水橫跨海洋傳遞到對岸。 海嘯傳播示意圖. 三、放大:當海嘯波接近岸邊時,受到海岸及海底地形水深變淺之影響,造成海嘯波浪隨地形被抬起,加上海嘯波浪傳遞的速度因水深變淺而變慢,後方海嘯波累積上來,造成整個波浪升高及放大。 海嘯放大示意圖. 四、溯昇:波高被放大的海嘯,對於近岸的破壞力道也隨波高的增加而增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