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捐款抵,抵的是個人綜所稅及企業營所,但不是所有的捐款都能夠拿來抵,而且某些捐款也只能部份抵扣稅額。.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捐款可以抵多少?. 所有捐款都能抵嗎?. 捐款抵又該注意哪些地方?. 【本文為個人經驗分享及資料收集整理 ...

  2. 2023年8月25日 · 當員工辛苦了一年,最期待的莫過於領年終獎金。. 到底年終獎金是怎麼扣稅的?. 報稅時要注意什麼呢?. 本文市場先生幫讀者整理關於年終獎金跟三節獎金最常見的13 個問答。. 【本文為個人經驗分享及資料收集整理分享,並非無任何稅務建議之意 ...

  3. 2021年1月31日 · 意思是如果單次執行業務所得20000元以上,需要先10%也就是2000元以上,但如果單次執行業務所得不超過20000元,10%就低於2000元,所以不用。 例如18000元,10%是1800元低於2000元就不用。 24000元,10%是2400元,高於2000元,所以要預10

  4. 其他人也問了

    • 海外所得稅670萬基本所得免稅額,100萬以下免申報
    • 海外所得稅計算規則與流程
    • 美股海外所得計算:投資美股哪些收入要算海外所得?
    • 基金海外所得計算:哪些基金收入會列入海外所得?
    • 海外所得計算:配息 vs 資本利得
    • 海外所得的報稅流程方法
    • 海外所得的3個有效節稅的方法

    除了國內的綜合所得稅以外,有另一個稅叫做「基本所得額」,基金投資或美股投資的海外收入,無論是價差或是股利,都是基本所得額的其中一項。 個人海外所得 100 萬元以下不用計入基本所得額、免申報,但海外所得達100萬以上就要申報 簡單來說,當年海外所得100萬以下你不申報也沒關係,但100萬以上無論是否要繳稅你都要申報,以及計算看看是否需要補繳。 申報不等於需要繳稅,因為基本所得額的免稅額很高,有670萬元。 第壹條第三項第五款56目: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達 100 萬元者,其海外所得應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全戶全年海外所得未達 100 萬元者,其海外所得無須計入基本所得額。 (出處:財政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疑義解答) 基本所得額有670萬的免稅額,稅率為20% 基本所得額會計算包含了國內+海外所得...

    規則1. 基本所得額的免稅額度:670萬
    規則2. 基本所得額稅率:20%
    規則3. 基本稅額超過個人綜合所得稅部分須補差額

    在台灣,投資美股及ETF,所有的收入都會列入海外所得: 1. 資本利得 (價差) 2. 股票股利 3. 債券利息 (如果你買債券,或者債券ETF) 一般來說,美股、ETF、海外債券,無論股利或價差(資本利得)都是海外所得。 上述談的是台灣政府針對海外所得課的稅,但投資美股的配息其實也會被美國政府課稅, 可閱讀:美股配息30%預扣稅詳解 美股配息被預扣30%稅,只要提出納稅證明,就可以被列為所得稅的扣抵額。不過,有扣抵有上限金額。 第壹條第五項101目:海外已納稅額扣抵金額有限額,其計算如下: (基本稅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 ×﹝海外所得/(基本所得額-綜合所得淨額-分開計稅的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 (出處:財政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疑義解答) 美股比較簡單,但基金...

    簡單來說,只要基金的投資區域是海外,就會算成海外所得: 1. 海外股票股利:併入 海外營利所得。 2. 海外債券配息:併入 海外利息所得。 3. 海外資本利得:併入 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損失。 1. 境內基金:投資境內標的,屬於國內利息/股利收入,不是海外所得 境內基金投資於台灣地區,配息屬於國內股利及利息收入,資本利得不課稅。 2. 境內基金:投資境外標的時,「配息」會列入「海外營利所得」或「海外利息所得」 境內基金如果投資海外,資本利得部分屬於國內證券交易的所得,這部分不用課稅,但配息部分,屬於境外收入,要列入海外所得課稅。 3. 境外基金:「配息、資本利得」都列入「海外所得」,只是種類會不太一樣 境外基金一般都投資海外商品,無論股息、債息、資本利得,都需要計入海外所得。

    無論是美股投資、美股ETF,或者境外基金,配息和資本利得計算規則都一樣。 其中配息計算比較沒有疑問,主要問題會是資本利得。 資本利得怎麼算? 如果當年有把部位賣掉,就會有資本利得。沒賣掉的話,就不算資本利得。 例如早年買進時成本300萬,當年賣出時價值500萬,資本利得就是200萬。 資本利得的盈虧可以互相抵銷 資本利得屬於財產交易獲利/損失項目,同類的財產交易損失與獲利可以互相抵消, 如果一檔資本利得獲利500萬,另一檔資本利得虧損200萬,總資本利得就是300萬。 特別提醒,同類財產損益能互抵,是指「股票損失」能抵銷「股票獲利」,「股票損失」是不能抵銷「債券獲利」的。

    首先,要根據你的所得來源而定,但都要在隔年年度報稅時,自行申報自己去年的海外所得。 1. 透過國內銀行、基金平台、券商複委託的海外所得: 在年初時,銀行、基金平台、複委託券商,通常會主動提供你去年的海外所得金額給國稅局, 申報流程上,仍需要自己在報稅時把項目和金額填上去。 2. 透過海外券商、海外平台的海外所得: 透過國外機構投資時,國稅局不會有你海外帳戶的投資細節資訊, 因此報稅時,金額數字你必須自行確認,並且在報稅時把去年的海外所得填上去。

    投資美股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有效節稅的方式,因為海外所得免稅額高,金額不大的時候每年固定申報,其實可能也都不用多繳到稅,但金額大就難以避免。 除非你都不匯回來、當作沒那筆錢,或是在海外用掉,不然只要未來想匯回,這些收入早晚會需要申報。 投資基金部分,因為購買管道、標的類型較複雜,基本上境內、境外基金在稅務上仍是會有一點差異,節稅其實最主要是調整投資部位與類型,應用海外的高免稅額,減少國內的稅務。 如果你的資產金額比較高,一定要注意避開一些容易增加應稅所得的投資方式: 1. 國內所得較高的人,可以考慮海外商品,享受海外所得的670萬免稅額 如果在國內因為薪資高或者國內股票投資多,導致國內所得較高,可以考慮投資海外的標的, 原因是綜所稅稅率高的人士,如果繼續增加國內的所得,稅率級距較高, 例如投資...

  5. 2024年5月14日 · 分離課稅 (英文:Separate Taxation) 是指把國內部分所得獨立出來計算稅額,依據所得類型課徵6%~28%的稅率,其中大多數是10%。 如果選擇分離課稅,這筆收入就不需要再併入綜所稅申報, 而事先已扣除的稅金也是獨立的,不能用來抵繳綜所稅稅額或申報退稅。 常見包括:股票現金股利所得、結構型商品交易所得、房地出售所得 (房地合一稅)、租金所得、短期票券及特定金融商品利息收入、政府舉辦獎券的收入 (統一發票、公益彩券)、文物或藝術品的交易所得、告發收入等都可用採分離課稅。 舉例來說,所得的來源如果是租金收入 20萬元,就依照租金所得規定的稅率10%來課稅,共2萬元的稅金,扣繳稅額後這20萬元的所得,就不需要納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6. 2023年11月29日 · 定存利息所得需要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全戶全年有27萬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超過27萬的部分」需要課所得稅。 以 台幣定存 年利率1%~1.5%為例, 本金存1,800萬~2,700萬,一年才會產生27萬的利息, 也就是本金沒那麼多的人,基本不用太擔心。 這裡要注意的是: 27萬的免稅額計算是以「戶」為單位,也就是包含納稅義務人、配偶、扶養親屬的定存利息總額都會計算在一起。 定存包含台幣及外幣定存,利息都需納入計算。 所得稅率依個人狀況,介於0%~40%之間。 美元定存的利息收入,也適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的27萬元,超出免稅額部分也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 要注意的是,在台灣的銀行做外幣存款,例如 美元定存 的利息收入,雖然利息是美元,但依然屬於國內所得,而不是海外所得。

  7. 2022年12月19日 · 理論上,賣出後價差資本利得 (賣出價格 – 買入時價格) 才需要扣稅,而且海外所得免稅額高, 因為一年才賣出500萬,500萬裡面只有一定比例是淨利, 假如個人國內和海外收入不會太高的話,670萬免稅額夠用,猜測應該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