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重新擁抱期待已久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正尋求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香港人越來越傾向以「零售療法」來關愛自己。因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被迫改為網上購物,因此無論是購買新衣服還是獲得珠寶首飾,其消費模式均表明消費者正準備在網店及門市消費,以時尚的一面踏出家門。
    • 消費者渴望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展現最佳狀態。自防疫措施放寬以來,化妝品和美容服務的消費同樣顯著增加,反映出香港人為迎接社交活動而熱衷打扮。從2022年5月至年底,美容相關消費每月平均水平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兩倍。
    • 飲食習慣轉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轉變,雖然外出用餐仍然是香港社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疫情期間收緊防疫措施的環境下培養了香港消費者自己下廚。
    • 寵物獲得更多關愛。在疫情期間,旅遊限制以及混合和遠程辦公模式使香港人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寵物,寵物相關產業的支出因此增加,而這一趨勢亦同樣反映在其他地區。
  1. 2024年4月11日 · 去年因「換血逆齡」登上各大外媒頭條的美國科技富豪Bryan Johnson,近日分享6年來的容貌對比相片,多數網友卻嘲:「老得更快了。 6年容貌大變 Face ID認不出. 現年46歲的Bryan Johnson昨日(10日)在社交平台 X 上發布三張照片,展示自己從2018年(做逆齡治療)到2023年、2024年(接受治療)的面部變化。 並配文說:「就連我的Face ID也很困惑。 我正在轉變……」 點擊圖片放大. 網友:「老得更快」 他還讓網友投票選出自己哪個階段的狀態最好,最終結果顯示,在43972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51.3%的人都投給了未做抗衰老的2018年,2024年得票率39.3%,2023年為9.3%。 點擊圖片放大.

  2. 2019年4月26日 · 發布時間: 2019/04/26 18:17. 分享:. 最近城中熱話一係「安心偷食」,一係剛剛上映嘅美國荷里活猛片《復仇者聯盟4》,早預售時,首日戲飛已經極速售罄,一票難求,網上仲有炒價飛出現。. 於是有網民就話「香港無得睇,咪去深圳睇囉」。. 其實從呢 ...

  3. 2020年8月22日 · 報告指出,疫情爆發,各個家庭的收入及支出均受影響,全球49%受訪者減少社交活動支出;而因為留在家中的時間較過往增加,電費、食物等家庭帳單增逾4成。 有4成受訪者則表示,由於失業或工時減少而導致其收入低。 保社交距離 食品娛樂開支增. 因應各國實施社交距離管制措施,市民兩大增加的消費項目分別為食品(53%)及娛樂消費(36%);而購買非食品類商品的支出則明顯減少,例如服飾鞋履、運動戶外用品及健康美容產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明顯影響消費者日常生活的購物模式。 調查顯示,網購成為消費者購買非食品類商品的主要方式,較疫出現大幅增長。 研究發現,消費者現時的購物方式普遍改為以流動裝置為主,尤以中國大陸(60%)及中東(58%)最為明顯。

  4. 2024年4月26日 · 香港年金公司宣布,為提高退休人士的收入保障,香港年金計劃有以下優化措施及推廣優惠。 首先,於推廣期內(2024年4月29日至12月31日)成功投保香港年金計劃,每名客戶新投保的 首30萬港元 保費所收取的每月年金金額,將會終身增加25%。 由於加碼25%適用於首30萬港元保費所收取的年金金額,優惠有點複雜,但年金公司也替大家計算了,不同情景下將會多收的金額,以30萬元新保費計算,全年有機會多收逾6000元,詳情可看下圖︰. 點擊圖片放大. 特別款項提取安排. 由2024年4月29日起,客戶最高可提取百分百已繳保費的餘額以應付醫療相關開支,而不需繳付任何提取費用。 每名客戶的終身提取上限為100萬港元。 已繳保費的餘額是指扣除已收取的年金金額之剩餘保費。

  5. 2024年4月15日 · 2024年第一季表現重點如下: 兩者美股基金近1年回報強勁,大賺逾26%,智優逸美股指數長線跑贏同行; 兩者歐股基金近1年回報亦不俗,賺逾11%,智優逸歐股指數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環球股票基金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懶人基金」表現排名長期較佳。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滙豐強積金智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近1年短線表現綜合. 2024年第一季,美國經濟仍過熱,減息預期急挫,債券價格受壓,中港股繼續低迷。 近1年,20隻基金中有五隻見紅,當中四隻為中港股票基金、一隻為債券基金( 環球債券基金 );

  6. 2019年6月21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6/21 12:45. 分享: 看到近日因逃犯條例而引發的情況,相信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都會感到十分心痛;但看了特首及司長局長對事件的想法,就更加心痛。 到底特首及高官們,你們都在外星居住嗎? 看到他們對公眾的說話,一直強調是因為「解釋得不好」,市民對條例不明白,才導致很多人的不滿。 這顯示了他們對問題根源極不了解,就像一個最水皮的醫生,看見流鼻水就說鼻子有問題,不停替病人醫鼻,結果越搞越差,搞到鼻子都快要爛了,但病的真正根源,卻從來沒有醫過。 問題根源其實非常清楚︰就是青年人對社會憤怒,對建制不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