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國際專業寵物美容學校 相關

    廣告
  2. Offering unique education pathway and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Learn more. Trul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Expatriate Children in Shanghai.Ages 2-18.

搜尋結果

  1. 英基學校協會 (簡稱 英基 ; 英文 : English Schools Foundation , 縮寫 : ESF )是 香港 最大型的 國際學校 組織,營辦的22間教育機構以國際小學及中學為主,為全亞洲最大的國際學校協會。. 財務報告顯示,英基學校協會每年學費收入9.43億元,每年獲政府資助2.67 ...

  2. 山野美容藝術短期大學(日語: 山野美容芸術短期大学 / やまのびようげいじゅつたんきだいがく Yamano Biyou Geijutsu Tanki Daigaku * ),簡稱山短或山野短大 [1],是一所位於日本 東京都 八王子市的私立 短期大學。

  3. 國際學校主要是為 外籍人士 子女,或 移民 外地 回流 學生提供教育,但大部份歡迎本地學生申請。 近年不少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皆希望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就讀,希望子女有更高的英語水平,及避免香港本地學校繁重的功課壓力,對將來前往外國升學亦可較易適應。 針對本地學生的英語水平,部分學校會於課程以外增設英文授課的適應班。 近年香港國際學校出現本地生比例不斷升高的現象,本地生人數由2013/14學年的5650,持續上升至2016/17學年的超過7550,本地生佔國際學校整體學生人數比例,也由當年2013/14學年的15.9%上升至2016/17學年的20%。 [2] 。 國際學校一般會銜接外國教育制度,因此亦不會參加香港的公開考試。 跟隨外國教育制度的學校,會參加外國 GCSE 或 GCE 考試。

    • 歷史
    • 運作
    • 課程
    • 分校
    • 「2+1國際化升學階梯」
    • 學術表現
    • 名稱
    • 著名校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69年成立的摩理臣山工業學院,至1970年代末期先後再有四間(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工業學院成立,當時的工業學院都由教育司署負責管理,直到1982年移交新成立的職業訓練局營辦,並繼續接受政府的公帑資助;其時頒發的學歷主要是證書(供中三畢業學生修讀)和文憑(供中五畢業學生修讀)。1993年,由於香港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理工學院(今香港城市大學)準備在次年升格大學,政府於是安排職業訓練局成立兩間科技學院(柴灣、青衣)接辦兩間理工學院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供中七畢業學生修讀)課程。1999年,職業訓練局旗下的7間工業學院(摩理臣山、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屯門及沙田)及2間科技學院(柴灣、青衣)合併成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九間分校曾以校組(Nexus)制度管理,由三間規模較大的分校為核心,分成三個校組:柴灣校組(包括柴灣、黃克競及李惠利分校)、青衣校組(包括青衣、摩理臣山及屯門分校)和沙田校組(包括沙田、觀塘及葵涌分校),校組制度沿用至2008/09學年取消。自2009/10年度起,改行學科主導管理制度(Discipline Matrix Management System)。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具有學科範圍評審資格,可頒授上至高級文憑的副學位。 在1970至1990年代,香港工業學院主要為中五會考生及中七預科畢業生提供全日制的文憑及證書課程,並為在職學生提供夜間制及給假調訓制的證書課程。為配合香港理工學院及城市理工學院於1993年升格大學,香港政府安排職業訓練局設立香港科技學院接辦兩間理工學院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課程,兩間科技學院分別位於柴灣及青衣。香港工業學院及香港科技學院於1999年改制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高級文憑的課程比例逐漸增加,並取代原先的文憑課程,而原本集中在柴灣及青衣兩間分校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也開始擴展至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各分校。學院同時為未達高級文憑入學水平的中五學生開辦基礎文憑課程(後改為基礎課程文憑),完成基礎文憑後可申請報讀高級文憑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位於港九新界的九間分校: 1. 摩理臣山,前身為摩理臣山工業學院 2. 觀塘,前身為觀塘工業學院 3. 葵涌,前身為葵涌工業學院 4. 黃克競,前身為黃克競工業學院 5. 李惠利,前身為李惠利工業學院 6. 屯門,前身為屯門工業學院 7. 沙田,前身為沙田工業學院 8. 柴灣,前身為柴灣工業學院、香港科技學院(柴灣) 9. 青衣,前身為香港科技學院(青衣) 1. 摩理臣山 2. 觀塘 3. 葵涌 4. 黃克競 5. 李惠利(調景嶺校舍) 1. 屯門 2. 沙田 3. 柴灣 4. 青衣

    由2016/17學年起,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酒店、服務及旅遊學和工商管理學科新入學高級文憑學員成功完成其高級文憑課程後,均可獲指定英國大學直接取錄在香港入讀與才晉高等教育學院(SHAPE)協辦之經本地學術評審的相關學士學位銜接課程,資歷與本地大學學位等同。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在研發及學術表現優秀,在國際太陽能及機械人的大學競技賽更曾代表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出戰並奪得佳績。由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課程既實用又廣受專業認可,有中學畢業生為將來前途決定捨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助學位,申請入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高級文憑課程。 2017年10月,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研發的太陽能車SOPHIE VI在澳洲舉行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2017」,擊敗來自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在內多間知名大學的團隊奪得第四名。SOPHIE VI使用碳纖維製造,配備程式收集陽光、風阻、路面斜度等數據並以圖像顯示,協助駕駛者以最佳速度行車,最高時速達110公里,SOPHIE VI在澳洲的競賽於5日半內成功跑完3000公里。2018年3月更獲運輸署批准可在公共路面行駛,開...

    由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名稱與升格為香港教育大學前的香港教育學院只是多了「專業」兩字,英文簡稱也是(HKIVE)及(HKIEd)的一個英文字母分別,加上香港社會普遍認為名稱有「大學」兩字才是大學,所以營辦學位課程的香港教育學院一直希望升格為大學,教院校長張仁良在專訪中提出「有人將教院(IEd),誤會成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又承認香港教育學院的「學院」使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有自卑感,期望教院於2016年升格為香港教育大學後可解決名稱引起的問題。

    政治界

    1. 鍾翰林

    酒店及旅遊業界

    1. 蔡丞峯: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主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工程、建築及科技界

    1. 鄭文輝:創龍企業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創辦人、人稱「香港智能眼鏡之父」和「信息產業新星」 2. 馮威棠:端其科案有限公司董事長 3. 鄧熾承:Petostar行政總裁 4. 黃振球:香港警務處前總電訊工程師,國際工程技術學會香港分會前主席

  4. 美和科技大學從學校成立以來,共有46所國際學校與美和科技大學締結為姊妹校,包含美國、越南、泰國、韓國、馬來西亞、多明尼加、英國等七個國家。

  5. 國際廚藝學院(英語: International Culinary Institute ),是香港一間職業培育訓練餐飲業相關技能的學院,於2014年開辦,旨在培育廚藝和款待人才,以鞏固香港作為美食之都和教育樞紐的地位。

  6. 巴塞隆納國際研究學院 (加泰隆尼亞語: Institut Barcelona d'Estudis Internacionals [1] , IBEI)是一所位於 巴塞隆納 的大學校際研究機構和研究生教學中心。 該學院在2004年由5所巴塞隆納公立大學( 龐培法布拉大學 、 巴塞隆納大學 、 巴塞隆納自治大學 、 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 和 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 )和 CIDOB(巴塞隆納國際事務中心) (西班牙語:Barcelona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共同創立,目的是推動 國際關係 和相關學科的高級教育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