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財政預算案 預料垃圾徵費可為政府帶來17.9億港元收入較政府2023年原來預測的8.6億港元收入為高收入增逾100% [6] 。 最初計劃原定2023年底推行,惟當時考慮到前線人手不足,決定押後至2024年4月1日推行。 2024年1月起,政府開始宣傳有關措施,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最終再度押後至8月1日。 爭議 [ 編輯] 環境及生態局 局長 謝展寰 稱只是市民沒有接收垃圾收費的資訊,旗下公務員更說出:「清不清楚看你想不想弄清! 」 [7] 可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胡勁欣卻聲稱地拖棍應鋸斷後放入收費垃圾袋,顯示香港特區政府未有準備好分類回收及減廢便推出收費 [8] ,而不單是解說不足的問題 [9] 。 配套設施嚴重不足 [ 編輯]

  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于2021年8月通过的2021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条例中列明垃圾收费以按袋模式按重模式收费。 [1] 虽然如此条例一直未能实行直到2023年终宣布于2023年底实施惟因考虑到物业管理和清洁工圣诞新年多人放假前线人手不足为免运作初期混乱延迟至2024年4月才实行。 [2] 当香港政府公布2024年4月实行后,引起不少争议,不少市民批评政策混乱。 有网民认为,为了避免垃圾收费,有可能会把垃圾弃置于街道垃圾桶,甚至会把垃圾带到偏远地方弃置;亦有可能会把垃圾囤积于家中等、或把垃圾冲落厕所等“奇招”以逃避征费。 除此之外,相关政策亦有可能引发商店及食店结业潮。

  3. 2024年財政預算案 預料垃圾徵費可為政府帶來17.9億港元收入較政府2023年原來預測的8.6億港元收入為高收入增逾100% [6] 。 最初計劃原定2023年底推行,惟當時考慮到前線人手不足,決定押後至2024年4月1日推行。 2024年1月起,政府開始宣傳有關措施,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最終再度押後至8月1日。 爭議. 環境及生態局 局長 謝展寰 稱只是市民沒有接收垃圾收費的資訊,旗下公務員更說出:「清不清楚看你想不想弄清! 」 [7] 可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胡勁欣卻聲稱地拖棍應鋸斷後放入收費垃圾袋,顯示香港特區政府未有準備好分類回收及減廢便推出收費 [8] ,而不單是解說不足的問題 [9] 。 配套設施嚴重不足.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廢物徵費又稱 垃圾徵費 ,是針對都市固體廢物而作出的收費,用以補償廢物收集及廢物處理的成本,同時鼓勵減少製造廢物,配合 污染者自付原則 。 廢物徵費在各大城市均有推行當中大多數按量收費。 但有些地方是隨地稅、 差餉 或水費徵收,而沒有另立收費。 概要 [ 編輯] 垃圾費隨袋徵收是城市管理單位在清運垃圾實務上所提出的一項政策。 歷史 [ 編輯] 1995年1月, 韓國 全國實施垃圾隨袋徵收,民眾必須將垃圾裝入預繳的垃圾袋中。 2000年7月1日, 中華民國 台北市政府 實施此政策,已獲得可觀的垃圾減量成果。 2011年1月1日, 中華民國 新北市政府 實施此政策,已獲得可觀的垃圾減量成果。

    • 愛爾蘭
    • 台灣
    • 加拿大
    • 香港
    • 韓國

    2002年3月4日, 成功於六個月內減少90%之塑膠袋用量,並集得九百萬歐元作環保基金,推動環保。據The 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調查顯示,愛爾蘭徵收塑膠袋稅後,總塑膠袋用量並沒有改變,愛爾蘭人不過由使用購物塑膠袋改用垃圾塑膠袋。另外紙袋、不織布袋等塑膠袋代替品,對環境污染更嚴重。

    中華民國台灣從2002年7月起,規定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超級市場等零售業者,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即至少收費1元台幣)。結果反映實施前平均每天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共 68,178個,政策實施後平均每天使用量為1,081個,減少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比 例達98.1%這部分的收費,計入該商店的營業收入。 台灣要求販賣的塑膠袋厚度較厚,若轉移自備購物袋的顧客比例不夠高,反而會增加塑膠使用量。因此政府除了鼓勵重複使用塑膠袋以外,也將沒有油、水、湯汁等污染的乾淨塑膠袋列為資源回收項目。部分縣市不再實施垃圾處理費用隨水費徵收,改採販賣專用垃圾袋的方式。導致購物時所另外購買的塑膠袋,無法直接用於裝垃圾,但可用於重複裝提商品,如已污損則,可盛裝資源垃圾或廚餘使用。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議會於2009年3月31日通過市府條例第604章的包裝附例,定明由2009年6月1日起,如果顧客在購物後付款時要求索取塑膠袋,零售商便需要向他們徵收費用,每個塑膠袋收費至少5 仙加元。條例涵蓋所有售賣任何種類貨品的零售商戶。有關條例亦定明,零售商不得向顧客提供不符合多倫多市政府回收計劃標準的塑膠袋,例如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可用作堆肥的塑膠袋,或附有金屬物料、扣眼、繩索或硬膠手挽的塑膠袋。

    2007年,香港也有徵收塑膠袋稅的構思。政府建議每個塑膠袋收費不少於5角,首階段涵蓋全港5.5萬個零售點中約2000個零售點,針對連鎖式超市、便利店及個人用品護理店。公眾諮詢完成後,《產品環保責任(塑膠購物袋)條例》(香港法例第603章)在2009年4月22日提交立法會審議,法例以三十五票贊成,三票反對獲得通過後,已於2009年7月7日生效,每個購物塑膠袋會收取不少於港幣5角的稅項。2015年4月1日起全面推行塑膠袋稅。 實施塑膠袋收費時,因食品衞生理由而使用的塑膠袋可獲豁免收費。塑膠袋如用於預先包裝或構成貨品一部分亦不用收費。此外,隨服務提供而不涉及商品零售的塑膠袋亦毋須收費。各類豁免及常見例子如下: 為了確保食品衞生,如塑膠袋只盛載無包裝或非氣密包裝,供人或動物食用或飲用的食物、飲品或藥...

    韓國環境部在2018年8月2日發表有關禁用塑膠袋的立法修定案,決定將於2018年11月起,大型超級市場和大型商場全面禁止派發一次性塑膠袋。修定案實施地點更包括麵包店,即使是麵包﹑水果等食物也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膠袋,需要付款才會額外提供。

  6. 废物征费 ,又称 垃圾征费 ,是针对都市固体废物而作出的收费,用以补偿废物收集及废物处理的成本,同时鼓励减少制造废物,配合 污染者自付原则 。 废物征费在各大城市均有推行,当中大多数按量收费。 但有些地方是随地税、 差饷 或水费征收,而没有另立收费。 概要 [ 编辑] 垃圾费随征收,是城市管理单位在清运垃圾实务上所提出的一项政策。 历史 [ 编辑] 1995年1月, 韩国 全国实施垃圾征收,民众必须将垃圾装入预缴的垃圾袋中。 2000年7月1日, 中华民国 台北市政府 实施此政策,已获得可观的垃圾减量成果。 2011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新北市政府 实施此政策,已获得可观的垃圾减量成果。

  7. 2024年5月26日 · 香港垃圾征费争议 , 香港 垃圾征费 又名都市固体废物收费”。.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于2021年8月通过的2021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条例中列明垃圾收费以按袋模式按重模式收费。. [1] 虽然如此,条例一直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