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日 · 2022 年 5 月 1 日. 1092. 0. 相信每位從業人員都曾經向客戶遞過名片,差別只在於遞送的地點、方法以及態度。 我見過許多年輕的新人,朝氣滿滿在路邊發送名片;也見過神色緊張的年輕人,唯唯諾諾地拿出名片;更見過自信滿滿的績優從業人員,將名片向我遞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初生之犢不畏虎,發名片不害怕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對於後兩者間的差異,我想是因為「重量」不一樣所致。 所謂重量並不是說用紙的磅數不同,而是名片上面印刷的資訊帶來的份量不同。 如果這張名片只是寫了一個普通陌生人的姓名電話,很可能才轉頭就被扔進了附近的垃圾桶,因為它對那個人沒有價值。 但如果這張名片上的聯絡資料屬於一個你認可的專家或名人,或許光是拿在手上,你都覺得厚重無比。 這就是品牌帶來的力量。

  2. 2020年5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5 月 1 日. 0. 2500. 未來儲蓄型商品儲蓄性質淡化,確實會影響到市場的運作銷售及部分業務人員,但蘇俊嘉強調,若是真正瞭解客戶需求的財務顧問,就不會輕易被商品的變革所打敗。 近期若是透過網路直播收看全球獨步開打的臺灣職棒時,可能不免在廣告插播時被一則電動按摩椅廣告內容文案吸引:「你認識你自己嗎? 理財顧問從你的資產認識……,當你感到疲憊,請讓我們來認識你。 」該廣告從不同角度貼切描述客戶認識自我的心理,獲得極大迴響,也不禁讓我們思考每個人是否瞭解自己。 而身為客戶的保險業務人員和財務顧問,又是否真的瞭解客戶的保險及財務需求?

  3. 2020年6月1日 · 1152. 常言道,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特別近年來實在令人感觸頗深。 首先是科技的日新月異,回到十年前,我恐怕難以想像保險行銷集團有一天還可以推出屬於自己的APP,提供保險業務朋友們更直接與有效的學習服務。 而有些變化令人猝不及防,新冠肺炎造成的全球、國家與社會環境影響之大,對保險業也產生了不小衝擊。 但有些變化是早已預期的,比如IFRS 17的實行迫在眉睫,世界各國都在為此預作準備,紛紛推出因應的政策法規,以應對國際情勢及金融環境的改變。 十多年來,從業環境的不斷劇烈變化,好在我們都能亦步亦趨、應對過關。 然則,無論世事變化有多少,有一件事情是不可以變的,那就是我們入行的初衷。

  4. 2018年4月1日 · 2864. 0. 經營一個強大的團隊需要什麼條件? 又要做到什麼事情才能使團隊歷久不衰? 富邦人壽LIFE STAR聯盟團隊的團隊長梁國榕,他為保險業界樹立了一個新的高標,運用各項資源產生的力量與經營智慧,讓人看到「大者恆大」的成功局面。 我真的要做這件事情嗎? 不要談業績,我們談你的夢想. 連續七年完成大目標,仍然在壯大的團隊. 充分整合資源、借力使力. 獎勵策略的引導. 1. 打破迷思. 有經驗、夠資深的業務人員才能夠達標? 靠追業績達成目標? IDA是高標的業務水平? 先有百人再談IDA百人? 成功非團隊長不可? 2. 擁抱變化. 意願比努力重要, 「相信」也是一種專業, 只有夢想是自己的, 挑戰沒有年齡限制, 3. 塑造更大的團隊願景.

  5. 2019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8 月 1 日. 0. 2946. 現在就從「自己」開始改變與做起,帶著保險業務人員的使命感、責任心,發自內心幫助客戶並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循序漸進地與其互動,讓民眾徹底翻轉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 本文總結特別企劃2位受訪者的論點,到底業務人員如何成功扭轉客戶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進而讓後續的行銷流程更為順暢,以及創造出更多重複購買與轉介紹的契機? 1.業務人員要先建立「態度」 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2.被對方拒絕也沒有關係,頂多就是沒有成交.

  6. 2020年6月1日 · 1. 旁敲側擊. 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有個小故事: 有一天中午的時候,工廠老闆司華伯去他的一家鋼鐵廠,看到幾個工人在吸煙,而在那些工人背後的牆上正懸掛著一個「禁止吸煙」的牌子。 司華伯沒有直接上去批評他們,而是走到工人面前,給他們每人一支雪茄說:「弟兄們,別謝我。 假如你們能到外面吸煙,我就更開心了。 」司華伯的反應讓他們馬上就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內心對老闆卻沒有任何怨言,反而有點慚愧。 指出錯誤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想讓你的下屬聽進去,並且對你沒有任何怨言,不妨參考司華伯的方式,以下屬樂於接受、旁敲側擊的方式,代替直接了當的批評。 對方知道你用心良苦,不但會接受,而且還會心存感激。 2. 欲抑先揚. 卡爾文.柯立芝於一九二三年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7. 2020年12月1日 · 何飛鵬|自慢人生塾. - 2020 年 12 月 1 日. 0. 1318.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專長的養成,如何才能到達最高境界? 專長不可能憑空達到最高水平,一定是要透過不斷練習,不斷累積,才逐步學會。 所以得「先有量」,透過不斷的學,不斷的做,然後「再求質」,才能做到最好。 專長的養成沒有捷徑,沒有聰明的方法,只能天天學、時時學,日久成精。 從很年輕時,我就陷入「質」與「量」的爭議中:寫文章,要先磨練文筆,透過寫很多文章,然後才能變成寫文章的高手;還是仔細思考、審慎研究、精雕細琢直接寫成一篇好文章。 要有好的創意,是從發想出很多創意開始,然後去蕪存菁,經過不斷的淘汰,然後得到好的創意;還是反覆琢磨,深度思考,一次就想出好的創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