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 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 需時約2 hrs, 慢遊加拍攝約4 hrs。 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這路線大多數人都是由黃泥涌峽起步至大潭篤水塘沿途是落山斜路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路線: (起點)大潭篤水塘 至黃泥涌峽(陽明山莊、黃泥涌水塘)(終點) 大潭篤水塘主水壩→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大潭篤水塘石橋(沿途會經過四座石橋)→燒烤區四號場(紅葉景點)→大潭中水塘水壩→大潭副水塘水壩→大潭上水塘水壩→大潭上水塘石橋、石砌輸水道→陽明山莊(路過,這不是景點)→黃泥涌水塘→黃泥涌峽道(終點巴士站) 回到目錄.

  2. www.wsd.gov.hk › filemanager › common9大潭中水塘水壩

    Tai Tam Waterworks Heritage Trail. 4大潭上水塘水掣房. Tai Tam Upper Reservoir Valve House 1883 - 1888. 水掣房沿水壩頂部約三分之一位置興建,為一座簡單的方形構築物,只有一個門口,而小窗口現已封閉。 水掣房以層列石面粗琢花崗石築成。 原來的廡殿式屋頂已由平屋頂取代,突出的飛. 檐由雕飾托臂承托,依然原好無缺。 The valve house for the dam is located at one third of the way along the top of the dam.

  3. 大潭水務文物徑涵蓋了21項大潭供水系統的水務歷史建築均已被列為不同級別的法定歷史建築及古蹟包括當中的水壩石橋

  4. 2022年12月4日 · 平路多適合新手 2小時睇靚景+行文物徑. 大潭一帶圖片來源Unslash@Burak Ceviz) 好食玩飛Instagram官方帳號開咗喇! 請Follow我哋: https://bit.ly/38tlS4l. 因大潭地勢適合貯水大潭大部份範圍均在1883至1917年間分數階段被改建成多個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以及大潭篤水塘),為港島供應食水今次介紹的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是大潭水塘道靠近大潭篤水塘的一段,該段路為較平坦的瀝青道路,全程沒有梯級,方便好行。 即使是遠足新手,約1.5小時便能走畢全程。 路線會途經的大潭水塘群 (圖片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大潭水塘行山路線【前往方法】

  5. 位處最北的大潭上水塘水壩是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起點。 文物徑全長五公里,涵蓋21項橫跨1883年至1917年間建成、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包括由花崗石及混凝土建造的水壩、石橋、水掣房和抽水站。 日照水面,波光粼粼,無比靜謐舒心。 前 往. 大潭篤水塘石橋. 走到大潭中水塘與大潭篤水塘的交界處會看到一座優美雅致半圓拱形結構的石橋。 這是大潭篤水塘內四座石橋之一,建於1907年,位處大潭篤水塘西岸,連貫整個大潭水塘群的通道。 沿橋頂飾有飛檐,護牆上有粗啄石和磨光石作蓋頂,優美細緻的建築風格,散發歐式古樸風情。 說到最佳觀賞和拍攝位置,推薦你從大潭中水塘的路段拍過去。 前 往.

  6. 大潭水務文物徑全長5公里範圍涵蓋21項已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包括上水塘水壩及水掣房副水塘水壩中水塘水壩大潭篤水塘紀念碑等等如要走畢全程需時約2小時市民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直達黃泥涌峽起步途中還可順道遊覽黃泥涌水塘的水務文物。 黃泥涌峽起點交通. 大潭篤水塘終點交通. 大潭道近大潭篤水塘車路非常窄,假日比較多車,如須橫過馬路切記注意安全。 各大潭水塘群建築均被列為法定古跡及歷史建築,切勿塗鴉及攀爬。 位於大坑道的兩項大潭水塘水務文物包括大潭水塘隧道出水口及石屋,同屬二級歷史建築,須未涵蓋於大潭水務文物徑範圍內,遊人可自行考慮改由大坑道出發前往參觀。

  7. 序言. 發展沿革. 大潭上水塘. 大潭副水塘. 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影響. 文物徑及歷史建築. 大潭水務文物徑. 其他獲評級歷史建築. 交通問題.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大潭水塘 (英語: Tai Tam Reservoir )是 香港 座落於 南區 及 東區 的一組 水塘 ,位於 香港島 東南部的 大潭郊野公園 之內,毗連 畢拿山 、 渣甸山 、 紫羅蘭山 及 柏架山 。 大潭水塘由4個水塘組成,包括 大潭上水塘 、 大潭副水塘 、 大潭中水塘 及 大潭篤水塘 ,在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建成,為香港島 食水 的主要來源,統稱為 大潭水塘群 [1] 。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