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21日 · 大腸息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可以大致分為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圖一),腸息肉好發於左側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圖一、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一般來說,大腸息肉有三種分類方式: 1. 依據息肉特性將息肉分成: (1) 增生性息肉. (2) 發炎性息肉. (3) 腺瘤性息肉. (1) 增生性息肉:大腸中常見的息肉,產生微小黏膜突起,通常小於0.5公分,不會癌化形成惡性腫瘤,常發生於乙狀結腸或直腸,通常和周邊的黏膜同樣顏色或略為蒼白,可能形成單一息肉,也可能在某段大腸中多個息肉成群生長。 小的增生性息肉為廣基性,無莖,外表平滑,大的可能生長為有莖性,因此光靠肉眼很難區別息肉的種類,需要將息肉取出後利用病理檢查作分析。

  2. 2017年10月20日 · 1. 大腸息肉需要全部切掉嗎? 答案是:端看息肉的性質。 大腸裡面最常見的息肉有兩大類,一類稱為腺瘤性息肉(adenoma),另一類則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 而腺瘤中還有一群很特別的存在叫做「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看看下面的圖,有沒有發現鋸齒狀腺瘤和增生性息肉長得很像? 事實上,醫界也是在最近的二十年以內才把兩者分開來;但重點是:腺瘤隨時間可能會變成大腸癌,所以必須要盡量處理掉。 而增生性息肉不會變化,有時候還非常多顆,密密麻麻,全部拿掉不實際也不必要。 (可參考本部落格:大腸鏡的小息肉,需不需要都拿掉?

  3. 名氣最大、最具威脅性的就屬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是癌變成大腸癌的罪魁禍首。 美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指出,大腸息肉通常在例行的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是從大腸、直腸內的黏膜(內襯)出現的異常增生,可能呈現扁平狀 ...

  4. 2017年10月20日 · 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大腸息肉分3種. 楊靖國形容,在大腸鏡底下,肉眼可以看到大腸息肉的外觀呈現為圓球狀、扁平狀,或帶有柄莖狀結構的隆起物,可細分為以下3種類型: 1.腺瘤性息肉: 外觀的顏色鮮紅,表面有明顯的微血管增生,好發部位為整個大腸,依病理組織分為管腔型、絨毛型以及管腔絨毛混合型,其中,以管腔型最常見,絨毛型最為惡性。

  5. 2014年9月15日 · 大腸息肉常隱匿起病,早期結直腸癌往往因為沒有症狀,故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常見的發病因子: 1.年齡50歲以上. 2.罹患大腸癌、家族性瘜肉症病人. 3.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疾病的患者. 4.有大腸癌家族史、有家族性瘜肉症. 5.飲食型態屬高脂肪(尤其脂肪來源多屬動物性脂肪者) 6.缺乏運動體重過重. 7.飲酒過量,抽菸. 8.糖尿病. 臨床上大腸癌病人常見症狀表現歸納成以下7種: 1.血便或黏液便,肛門出血. 2.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或兩者皆有) 3.頻繁腹脹、脹痛及脹氣. 4.大便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有便意卻排不出來. 5.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6.貧血. 7.腹部腫塊.

  6. 大腸癌已經連11年高踞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做大腸鏡檢查除了可及早揪出癌蹤,還能發現大腸息肉,尤其,一旦發現屬於癌化的扁平鋸齒狀腺瘤性息肉,就必需立即切除,確保平安。網路上說:「預防大腸息肉復發,要多吃木耳、菇類」,到底真實性如何?

  7. 大腸息肉未來癌化的機會很高,若檢查出大腸息肉,最好盡快處理掉,由於大腸息肉的發生率依年齡也有不同,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一般而研50歲以後的發生率約為50歲以前的4倍, 而大腸息肉的發生與平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