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8 小時前 · 【明報專訊】在無綫處境劇《香港81》飾演「陳積」資深演員顏國樑近年患聲帶鱗狀細胞癌,本月25日因癌症導致肺炎,肺炎引致呼吸急促離世,終年71歲。顏國樑生前好友鄧英敏前晚在網台節目舉行《顏國樑‧忘不了你》追思會,邀請一班好友分享與顏國樑昔日相處點滴。

  2. 2023年12月14日 · 參與聽證會的3位大學校長來自哈佛賓大和MIT國會議員們的提問焦點在於對那些在校園抗議中喊出起義」、「從河流到大海等口號的學生是不是應該處罰幾位校長的回答大體相似

  3. 2024年5月5日 · 說到漢字現在一般分成簡體和繁體然後又分俗字和異體字但平日在大街隨意逛逛總會見到頭頂上的招牌或者小販攤擋的手寫價錢牌上會有簡繁混合或者筆劃異於常規的字。 研究城市空間的「生活營造」團隊成員jck和隊友自2015年開始拍下這些在路邊看到的非規範字(他們稱作「民體字」),集結成《民字集》一書。 jck笑言:「其實我們很無聊,只是在街上看到很多事物覺得有趣,不停把它們拍下,漸漸發現這些文字(民體字)在城市的出現率太高了。 」他們嘗試從「民體字」的一撇一捺、一筆一畫研究其字型設計,並有系統地分析。 jck強調他們不是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理解「民體字」,而是從「我們自己個人感受出發」,主要從視覺感受「民體字」,就像去博物館看藝術品一樣,各人有各自的解讀,沒分誰對誰錯,亦不是要定義文字。

  4. 2024年2月10日 · 踏入龍年,大街小巷皆可見「龍」蹤迹,廣東話亦有不少龍字俗語。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一級講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蕭欣浩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在短片中趣談「化骨龍」、「托水龍」、「過江龍」三個俗語;「過江龍」現時常被用作稱呼從海外來港開店餐廳,但對於司機原來 ...

  5. 2022年3月14日 · 【明報文章】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屍陣照」震嚇人心,此情此狀,如同亂葬崗,一般只在黑白戰爭舊相片裡看見,或在恐怖天災新聞鏡頭裡見到,從未想到會出現於今之香港今之我城。逝亡固是悲慘,逝亡之後「無處容身」自是慘上加慘,死亡無法選擇時間甚至空間,而不幸於死後遭此 ...

  6. 2020年6月25日 · 从米㚇聲。 」「糉」早於西晉周處《風土記》已有記載,有種食物叫「角黍」,又叫「糉」。 「粽」字估計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最遲在唐宋之間。 北宋《玉篇》、《廣韻》都有收錄「粽」, 為「糉」俗體字。 後來《集韻》及《類篇》,亦把「粽」當作「糉」異體字。 由此可見,「粽」字在宋朝已經很流行。 「糭」 「糉」和「粽」都是形聲字,右邊「㚇」、「宗」都是聲旁,至於有四點「糭」,洪若震指出是錯,他說,此字在古籍中極少出現;「糭」右邊加了四點部件根本不成字。 為何「糉」會多了四點? 洪若震估計,第一是飾筆原因,即寫字時多手加上去裝飾筆畫;第二是糉與米有關,「乂」加了四點打斜看就如「米」字,民間較能接受。 在語源學上,洪若震個人認為,「稯」極可能是「糉」祖先。

  7. 2021年12月8日 · Google香港2021年度熱搜意思 在熱搜意思排行榜潮語世一」(「世界第一的縮寫成榜首第二三位的字詞分別是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及「YYDS」(「永遠的神」縮寫)。1. 世一(「世界第一」的縮語,常見於粉絲對偶像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