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2. 2022年2月21日 · 一名註冊專科醫生涉在社交媒體Telegram群組,多次發布一名女子的裸照及口交照片,被控4項發 ...... 石塘嘴及瑞和街街市、駿業熟食市場大清洗周三重啟 與初步陽性個案有關 (2022年2月21日 19:20) 食環署轄下西環石塘嘴街巿、觀塘瑞和街街市及駿業熟食市場,因應與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個案有關連, ...... 深水埗南昌邨昌逸樓封區檢測 污水新冠陽性 (2022年2月21日 19:01) 深水埗南昌邨昌逸樓今晚(21日)6時半起封區,受檢者須於明日(22日)凌晨零時前接受新型冠狀病 ...... 深水埗南昌邨昌謙樓封區檢測 污水新冠陽性 (2022年2月21日 18:56)

  3. 2021年11月12日 · 傳承粵劇文化 加強資歷認證助人才發展(文:鄭雅琪). 粵劇在上世紀50、60年代間於香港盛極一時,名伶輩出,深受社會大眾歡迎,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乃香港首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近年卻面對觀眾流失及人才不足的困難與挑戰。. 事實上 ...

  4. 2024年2月10日 · 龍年趣談龍字俗語(採訪、拍攝、剪接:陳凱雯). 圖2之1 - (Canva製圖/陳凱雯攝). 踏入龍年,大街小巷皆可見「龍」的蹤迹,廣東話亦有不少龍字俗語。.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一級講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蕭欣浩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在短片中 ...

  5. 2020年10月22日 · 【明報專訊】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係香港首個無宗教背景嘅華人永遠墳場,卜葬唔少歷史名門望族。 長春社計劃喺墳場舉辦免費導賞「落地生根」探知行,導賞員會帶領參加者走訪墳場內唔同名人嘅墓地,包括已故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等,介紹佢哋嘅生平故事,希望藉此畀市民了解華人喺香港「落地生根」嘅故事。 上 / 下一篇新聞. 8‧13圍機場案 悲「與港人應有行為不一樣」 穿反光衣拍攝遭綁 付國豪認無記者證. 民居外牆噴漆 辱罵何俊堯「狗官」 鄭若驊:人身攻擊不能接受. 被指與7.21有關 前區議員告張秀賢誹謗. 關員被搜出對講機 辯方爭議屬豁免器具. 港:拒陳同佳投案無理取鬧 台:應回應司法互助 台港續互駁 議員促商出路. 未答是否早知12人偷渡 李家超:不讓「劇本」轉移視線.

  6. 2020年12月28日 · 2020年12月28日星期一. 上游還是下流:香港青年社會流動的迷思(文:趙永佳、姜念濤、余昊昕) (09:00) 圖4之1. 近年來,每當有社運發生,青年的社會流動問題便會一次又一次地成為城中熱話,更有論者認為,青年「上唔到位」是社運發生的「罪魁禍首」。 在不少公共討論中,帶着不同意識形態的各方似乎都只是在憑感覺或直覺,列舉有限的個案來描繪當下青年的社會流動處境。 這些討論雖說不是毫無意義,但得出來的結論除了嚴重缺乏說服力之外,也難以讓我們對青年社會流動狀况的整體面貌有一個較好的把握。 雖然學界此前已在香港的社會流動議題上做了不少頗有價值的研究,但遺憾的是,這些研究所用到的數據,一方面質量欠佳,另一方面在如今看來也顯得較為「年代久遠」,也因此難以回應當下的種種迷思。

  7. 2024年3月29日 · 【明報專訊】維港另一邊的尖沙嘴同樣璀璨奪目,尖沙嘴中心及帝國中心的4000平方米多媒體巨型幕牆,在晚間上演「Chromaflux流動光影」展覽,展示5組來自香港與海外藝術家創作的數碼藝術,帶來色彩繽紛,結合動態視覺效果的作品。 這個項目由信和集團伙拍本地藝術團體HKwalls策劃,也是「藝術@維港2024」的展覽之一。 策展人兼HKwalls創辦人Maria Wong表示,希望將充滿活力的香港街頭風景融入創作,以嶄新手法呈現不一樣色彩,「多媒體巨型幕牆給予藝術家很好的發揮空間,讓他們盡展創意,以科技為畫筆,維港夜幕為背景,創作出屬於香港的獨特作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