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日 · 0. 966. 許多時候人的行為看似只是當下的一個決定而細究箇中成因其實都來自堅持養成的習慣使然。 正如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的名言:「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有的業務人員習慣在拜訪時早到有人卻總是喜歡壓線抵達有的業務人員每天花時間吸收新知有的卻對早會能躲則躲……持續性的行為造就日後深遠的影響而績優業務人員的成功關鍵正是每天比別人多做了一些對的事對的選擇」。 國泰人壽展業竹南通訊處業務副理陳敬樺認為,堅持好的習慣很難,而放棄卻相對容易。 舉例來說,養成每天準時起床的習慣,即使前一天熬夜仍在鬧鐘響起時坐起身子,這樣的自律習慣並不容易;相反的,只要我們的意志稍不堅定,就很容易染上賴床的惡習。

  2. 2020年7月1日 · 1.親自見面. 業務人員一定要想辦法親自聊天,這是蒐集資料中最基礎的方式,也是業務人員較容易獲得客戶資訊的方式。 首先觀察客戶給的「第一印象」,如客戶家的裝潢擺設、他的肢體語言、穿著打扮。 這通常是客戶精心在眾人面前呈現的一種形象塑造,以林佳慧的經驗,第一印象距離客戶內心的真實模樣,通常還有4~5成的落差。 「如果可以,我會約客戶一起旅行。 」旅行不僅可以讓林佳慧更瞭解客戶的個性與想法,她也發現只要一起旅遊過,心的距離會比以前更靠近,客戶對她的稱呼很快就會從「林小姐」變成「佳慧」。 林佳慧笑言:「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 2.問卷法. 當林佳慧知道客戶有儲蓄的意願時,她通常會先請客戶填寫金融業常見的投資適性評估表,這是進一步瞭解客戶的風險承受度。

  3. 2019年2月1日 · 所謂「人以群分」,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總會因為彼此身上某一些特點而彼此吸引或相斥,但保險業務人員要贏得好業績,不能只服務天生與自己契合的客戶,要學會與不同性格人群溝通的技能。 如果按照曾任教多國多所大學的教師、暢銷書作者海倫.帕爾默的劃分方式,根據人們不同的核心價值觀和注意焦點及行為習慣的不同,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9種: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藝術型、理智型、疑惑型、活躍型、領袖型、平和型。 以下根據常見的客戶類型,談其中5種與不同性格客戶的溝通方式。 完美型客戶邏輯嚴密,言語不多但善於言辭,通常會讓業務人員覺得捉摸不透,不知道該如何切入保險銷售才能讓客戶不抗拒。 面對這類客戶,很多夥伴都感到無計可施。 其實,開拓他們的關鍵就在於的準備上。

  4. 2021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8 月 1 日. 0. 3043. 未曾被拒絕過的業務人員是不存在的,但是該如何降低被拒絕的次數,被拒絕後又該如何調整? 葛尉壬認為,對外做到4點獲得客戶認同,對內穩定受挫心態並且有目的的調整做法,才是拒絕處理的根本之道。 被客戶拒絕是每位業務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有多績優,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夠順利成交。 安聯人壽鴻鼎通訊處業務經理葛尉壬表示,拒絕通常代表客戶對信任的不足,只要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同,成交就會水到渠成。 客戶之所以拒絕業務人員,無論是在銷售流程的哪個環節,其實原因大都是那幾個:不想花錢、討厭保險、對聽講保險感到厭煩。

  5. 2023年6月1日 · 李媛媛通常從客觀的角度幫助客戶分析,可以網購的意外險等短期產品建議客戶在網上購買,而長期的、複雜的產品則講解清楚為何要線下購買。 然後把選擇權交給客戶。 3.保持適當的黏著度。 如果業務員過度熱情年輕人可能習慣性產生防備心理他們不喜歡占人便宜」,認為自己還沒有購買保險你無需對他們那麼好但如果很久不聯繫他們又會對你產生距離感如此很難成功約訪。 所以要與客戶保持適當的距離,間隔1個月左右聯繫一次,營造與客戶「不近不遠」關係。 4.以鮮活的「買家秀(客戶實際拿到的商品)」印象代替虛擬的「賣家秀(商家的商品圖)」印象。 在網路平臺上,賣家總是把普通的商品改成光鮮亮麗的樣子,但買家收到貨後往往卻發現,實物與宣傳照片大相徑庭。

  6. 2019年10月1日 · 蔡嘉芸認為,業務人員把客戶當朋友,站在對方的角度,定時關心、提供有效資訊,在客戶朋友們需要的時候出現、解決問題,客戶都能夠感受到誠意。. 當業務人員真誠地對待客戶,讓客戶喜歡自己、信任自己,若有需求客戶一定會想到,所以蔡嘉芸相信 ...

  7. 2024年2月1日 · 認識年輕人,得依據他們的特性凸顯個人優勢. 在饒小亞看來,當代年輕人保險意識較強,向年輕人銷售保險並不難,難的是業務員沒有向他們展現專業能力的機會。. 因為年輕人重視自我感受,倘若他們認為不值得進一步接觸,即便想方設法和他們聯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