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大學醫學博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內科)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 敬請預約. 電話: 6933 0115. 服務地點. 診所 G(教授專科診所) 孔繁毅教授是港怡醫院的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他在港怡醫院行醫權包括感染及傳染病科。 網上預約。

    • 感染及傳染病科

      孔繁毅 教授 感染及傳染病科 港怡醫院職銜 香港大學臨床醫 ...

  2. 2024年5月20日 ·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表示RSV潛伏期為1至10天不等通常為5至7天患者受感染後一般會先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例如流鼻水嘔吐喉嚨腫痛及發燒等隨着病情發展患者漸漸亦會出現下呼吸道症狀例如呼吸淺弱呼吸次數增加呼吸時出現喘鳴聲及食欲不振等。 由於與普通傷風感冒症狀相似,很多人會不在意;但孔繁毅表示,RSV與流感病毒有很大分別,一旦受感染,後果可大可小。 孔繁毅指出,首先RSV流行季節持續時間較流感長,一般會在每年3月至4月開始明顯上升,7月至9月左右達感染高峰期,而流感一般只持續3個月。 其次,RSV感染暫時並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可用,醫生只能為患者提供紓緩性治療,如使用抗生素控制肺炎、中耳炎等,或利用靜脈輸液來改善脫水情況。

  3. 2024年5月25日 · 2024-05-25 16:57. 孔繁毅料流感個案7月回落 8月可能再現小高峰。. 蔡思宇攝. 本港流感肆虐,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出席新聞博覽館的講座時表示,本港自去年開始,甲型H1和H3的流感病毒接連爆發,當中H3流感病毒至今年初仍有確診個案,而H1 ...

  4. 孔繁毅又指RSV潛伏期為1至10天不等通常為5至7天患者受感染後一般會先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例如流鼻水嘔吐喉嚨腫痛及發燒等隨着病情發展患者漸漸亦會出現下呼吸道症狀例如呼吸淺弱呼吸次數增加呼吸時出現喘鳴聲及食欲不振等

  5. 2023年3月27日 · 2023年3月26日. 政府專家顧問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 孔繁毅...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港大孔繁毅 讚徒弟有勇氣參戰」 09月16日 列印.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 ()和瑪麗醫院內科駐院醫生譚永輝 (右)。 連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一批新晉醫生遇上不一樣的經歷。 其中,剛從港大醫科畢業便成為瑪麗醫院內科駐院醫生的譚永輝(圖右),便遇着第三波新冠肺炎的挑戰,作為「師父」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圖左),也對這位徒弟十分欣賞,形容他是一位有勇氣感染身邊同事參與防疫工作的醫生。 譚永輝說,當初選擇讀醫,因為做醫生可以幫助病人,而且可以參與臨牀研究,猶記得十三年前的「沙士」,自己正在讀中一,香港人誠惶誠恐,現在仍記得很多人確診及逝世的印象,情況與十七年後的新冠肺炎情況相似。 唯一改變的是,譚永輝已經成為瑪麗醫院內科醫生,即他口中所稱的「醫學界少林寺」。

  8. 2021年2月2日 · 孔繁毅亦稱計劃非單純幫助師弟妹入大學更重要是教識他們面對挫折舉例指有師弟入讀港大醫學院後一直希望從事科研但誤以為醫科滿足不了其要求一度要求轉到美國讀科學,「我約埋袁國勇教授去見佢同佢解釋日後發展機會」,最終令師弟回心轉意亦為醫學院挽留人才。 周智美憶述,曾有一名師妹希望負笈英國修讀英國文學,但父母則希望她留港,周笑言自己在處理上都「人格分裂」,「我亦為人家長,當然明白唔想子女離開自己的感覺;但作為佢師友,亦知道佢到外國會有更好發展」,她最後向師妹分析各方利弊,供她作出最好選擇。 吳燕安認同指青春期學生與父母意見相左時,「需要另一個大人意見來肯定自己想法」,因此舊生的定位便類似一個朋友角色陪伴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