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日 · 0. 5378. 私校教職員人數僅有5萬多人,聲量向來不高。 目前老年經濟來源有來自私校儲金的舊制年資與新制年資合計的第二層儲金,還有來自公教人員保險的第一層公保養老年金(或一次金),合計1個月領取的退休金額平均估計約2萬6,000元。 在少子化的影響,就學人數逐年遞減,私校經營愈發嚴峻的狀況下,是否私校教職員退休時可以領取全數退休金存有隱憂,此種可能暴露於老年經濟不安全的狀況,值得政府更多關注。 放諸臺灣各職域退休制度,引發最少爭議的應該就屬私校教職員退休制度,原因有二:一是參加人數最少,二為改革過程參加人員關注度不高,改革過程相對沒有對峙的聲音。

  2. 2020年10月1日 · 1994年4月10日,一場臺灣解嚴後最盛大的遊行「為下一代而走」,成千上萬家長帶著子女走上街頭,遊行中「廣設高中、大學」成為當時的主要訴求。 這些家長是臺灣的第一代戰後嬰兒潮,他們的求學階段正是臺灣處於教育資源極度缺乏的年代,大班大校的教育和慘痛的升學競爭是這群人的共同記憶。 當他們開始走入婚育階段,1976年臺灣開始進入到宛如第二波嬰兒潮的7年,每年平均生育量都高達40萬人,尤其是1976年的龍年有高達42萬5,000名新生兒,而1994年正是這些孩子們要升大學(18歲)的關鍵年,眼看相同的求學經驗要複製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觸發了嬰兒潮「廣設高中大學」、「小班小校」的訴求,並很快地形成改革共識。

  3. 2023年6月1日 · 1.準備多套方案與年輕客戶面談。 李媛媛表示,在和80、90後談保險的時候,當他們願意坐下來聽你講時,往往還會中途提出問題,認真地與你交流探討。 所以在與年輕客戶談保險時,李媛媛通常不會只帶一份方案,而是多準備幾份重點不同的方案,待與客戶聊完後讓他們自己選擇。 2.瞭解線上產品,給予客戶中肯、客觀的建議。 隨著網路保險的發展,網路保險產品開始走近社會大眾。 年輕人熟悉網路,他們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會先去網上查詢相關知識,甚至瞭解相關產品。 在面談時,他們會不時拋出「線上與線下」產品的問題,常常問:「你賣的產品和網路上賣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李媛媛通常從客觀的角度幫助客戶分析,可以網購的意外險等短期產品建議客戶在網上購買,而長期的、複雜的產品則講解清楚為何要線下購買。 然後把選擇權交給客戶。

  4. 2020年10月1日 · - 2020 年 10 月 1 日. 1290. 0.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有自身的意識。 當夥伴在仿效績優業務人員時,只模仿表皮不過是囫圇吞棗,要透過用心思考的學習,才能真正成長與進步。 國泰人壽立祥通訊處處經理張奇仁認為,人都是想要進步的動物,一個嬰孩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無非就是希望自己能跟別人一樣,這是一種想自我提升的天性,而非想要與人比較。 而模仿便是學習的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動作,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模式,進行參照及比照,藉由複製的方式試行之,端看自身能否從中得到一些最基礎的技能或是技巧,讓自己可以跟模仿對象站在同一個水平上。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自身的意識。

  5.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企業又可分為3種,分別是從事內銷的企業、從事外銷的企業,以及在境外如大陸、東南亞設有公司、工廠,賺取外幣而有外幣資產的臺商。 不同的客群長相,相同的傳承迫切性. 劉育誠表示,不同種類的高資產客戶會有不同的「客群長相」,比如從事境內銷售的企業,持有的資產多是以境內為主,而外銷企業則有更多的資產會在境外,至於臺商更是有實體事業設置在境外,而重劃區地主則是總資產大幅度傾斜於不動產,各類客群所面臨到的狀況截然不同,各自的擔憂也不同。

  6. 2018年9月1日 · 軍公教的年金改革議題,可以說是這兩年來臺灣最火熱的議題之一,直接影響到參加「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近64萬人的軍公教族群。 儘管所有資訊都在政府部門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公布,但民眾以不同管道接收許多「破碎化」的資訊,亦不見得能快速或完整的歸納出正確的資訊,故仍然是處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之下,難免會使軍公教族群,不管是在職人員也好,或已經退休的人員也好,增加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然而事實上,有個觀念必須要具備,對於退休規劃或是人生的保障規劃,是一個無論身分、職業為何,都必須面臨的問題,既然如此,何妨將政府所能給予的,當作額外的福利,先準備好自身應該要有的規劃,才能真正的穩健、踏實、安心。

  7. 2020年10月1日 · 2301. 0. 「模仿」一詞對不少人而言都偏向負面, 認為是抄襲,不具備原創性,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人類之所以能夠持續進步,仰賴的是前人累積經驗, 後人學習模仿,再據此開創新局,繼續給予下一代人更多的經驗。 「萬物皆可為師」,當放下既有的成見, 對人事物從多角度觀察,才能看到全貌。 成功,是從模仿開始。 守破離──創新從模仿開始. 先模仿後學習,仿效標竿人物本質. 有意識的模仿,探究本質學習,才能創新突破. 秉持空杯心態,有效學習要拋開成見. 上一篇文章 如何迎接「少子」和「高齡」的臺灣? 下一篇文章 訂下超高目標,培養抗壓力與抗挫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