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安信 相關

    廣告
  2. 【周轉啫大丈夫】成功申請及提取貸款,享高達$12,000現金回贈,新客戶額外享$500! 立即行動!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7日 · 【明報專訊】改編自同名漫畫的Netflix日劇《金魚妻》情人節上架,主角篠原涼子、長谷川京子、藤政及岩田剛典前日出席東京記者會,落力宣傳新劇;去年跟《集團左遷》73歲男星市村正親離婚的篠原表示,「我絕對推薦大家收看」。

    • (1)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法律聯繫
    • (2)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
    • (3)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 要對國家安全法作認真比較研究

    首先,香港國安法首案裁決的首要意義,在於通過香港國安法的適用,在香港特區確立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這一點,在我看來,應該是本案裁判結果所能產生的最為重要的意義。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頒布生效以來,學者們有非常多的討論。但不論觀點如何,該項法律的實施能夠促進香港居民的國家觀念,則是毋庸置疑的。 在香港回歸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基本法》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是香港居民與國家之間的唯一法律聯繫。換句話說,基本法被視為是國家與個人之間在香港能夠產生意義上的聯繫的唯一合法有效途徑,因而在基本法規定範圍之外的所有與國家相關的法律規範、制度與價值體系,以及《中國憲法》與憲制發展的基本進程,在香港是被合法排除在外的。相應地,國家安全亦隨着基本法23條規定未能實現香港本地立法,而一併排除在香港...

    第二,我們需要注意,在比較國家安全法的視野中,國家安全最經常涉及到的內容一般都會與「外交及國防」相關,因而這屬於典型的國家事務,因而涉及國家安全法的管轄,比如美國,均屬聯邦管轄。在中國一國兩制的憲制體系之下,香港特區法院基於國安法而獲得「國事法院管轄權」,其制度職能相應擴展。也就是說,香港法院在原有的制度職能基礎之上獲得了新的職能(並非實質改變或者取代原有職能)。因此,以國家安全利益為核心價值的判例法確立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一定會是司法國家主義原則的形成過程。 這明顯體現在本案兩份法院裁決文本中,如強調基本法第1條、第12條為至上條款(判決書第13至15段)、引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黎智英案(判決書第23段,註釋5)對國安法立法理由與目的之強調、警員作為「法律與秩序之象徵」的憲制角色定...

    第三,該案判例不僅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標誌性判例(land-mark case),而且很可能會成為香港國安法的框架性判例(framework case)。前者的含義,在普通法傳統中指先例價值的確立過程,一般針對個案裁決自身的法律效力而言。而後者的含義不僅包含前者所具有的判例價值,而且對於國家安全法整體的歷史發展而言,具有更為深刻的影響力。 例如在美國國家安全法體系之內,從其200多年的歷史來看,國家安全法方面能夠被視為具有重大而持續影響力的框架性判例,一定會包括美國最高法院1936年合眾國訴柯帝士-萊特出口公司案(United States v. Curtiss-Wright Export Corp.),與1952年楊斯頓鋼鐵公司訴索耶案(Youngstown Sheet & Tube C...

    關於香港國安法首案判決的憲法意義,在我看來,至少需要注意國家與個人之間直接的法律聯繫的確立、香港法院國家主義制度職能的發展,以及香港國安法框架性判例的意義。 總之,我們需要擴大對香港國安法的認知與想像,因此目前在學術與社會上對於國安法很多的假設,比如國家安全與自由、安全與法治、中央與地方之間到底如何達成平衡,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討論與意識形態上的強化,是不可以的。我們需要對國家安全法作出認真的比較研究,由此從規範、制度與實踐等層面拓寬我們的視野,然後才能實質促進香港國安法的發展進程。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名譽研究員

  2. 2021年6月7日 · 集團於1977年在香港成立,主要從事保安及押運業務,其後逐漸擴展至澳門、泰國和澳洲。 現時,衛集團在香港有超過1400名員工,全球員工更超過1.2萬人。 大約5年前,衛集團開始構思將業務多元化,發展保安以外新業務。 2017年,衛將臉孔辨識技術應用於部分安老院,以防患有腦退化症的長者走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取得4個獎項。 後來,負責發展新業務的部門再分拆成為衛晉創新科技。 現時,衛晉創新科技的業務包括先進保安技術、機械人、物聯網、長者醫療保健等四方面。 梁泰康表示,衛晉創新科技主要是透過電郵通訊和「搜尋引擎優化」(SEO)在網上推廣智能垃圾箱,以及直接聯絡某些持份者。 除香港市場,公司亦初步接觸澳門政府部門和賭場。

  3. 2024年4月15日 · 三名被告於2014年11月25日至2017年9月28日期間,一同串謀詐騙盛,在10份保單上報稱曾梓朗及林子謙等為經辦代理人,詐騙盛向他們支付佣金及花紅共約95萬元。

  4. 2024年3月25日 · 【明報專訊】香港素以金融中心享譽全球,但近年股票巿場下滑,新冠疫情期間不少國際企業又將亞洲總部遷離,內地有網民甚至質疑香港已成金融中心「遺址」。 本身亦從事金融業的陳智思認為,本港金融鏈龐大穩固,不擔心失去亞太區領導地位,但承認近年金融人才流失,相信短期內不會回來,認為香港要正視問題,針對人才需要,吸引國際人才來港。 陳智思表示,在金融中心發展方面「完全不擔心」香港在亞太區的領導地位,香港整個金融鏈遠比其他亞太區城市大。 他指目前面臨的主要是信心問題,「的確股票我們跌了很多」,不少人因而受影響,但股巿下跌不等於金融中心地位受影響,稱香港擁有大型金融生態圈,領導地位依然持續。 不過,陳承認由於疫情、其他地區提供大量額外優惠等因素,香港流失了不少金融界人才。

  5. 2024年5月27日 · 邁曾有和銀行的特殊資產部交手的經歷,並且見證過成功重組。 「受壓資產對冲基金」承接內房債務增 除了銀行出手,她亦指出,多了「受壓資產對冲基金」(Distressed Asset Fund)承接內房債務,當和他們接觸時,該等基金的態度是偏向可以短期收回投資。

  6. 2021年1月4日 · 新舊糖尿藥副作用有得避. 圖1之1 - 擔心副作用——糖尿病人服糖尿藥控制血糖十分重要,惟不少人擔心 . . . . . . (chachamal、undefined undefined@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糖尿病人需服藥控制血糖水平,年輕病人擔心服藥後增磅,年長病人則擔心藥物導致血糖過低暈倒,自行減藥。 糖尿藥是否一定會有副作用?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