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166. 0. 時序推移,告別充滿挑戰的2023年,儘管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態度仍舊影響全球經濟,保險公司卻仍在營運路上看見在來年新機運。 2024年,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將帶領團隊迎向變革,乘著洶湧卻充滿機會的浪潮,開創屬於聯人壽的「保險新世紀」。 對2023年臺灣保險業的表現,林順才開門見山的表示:2023年是人壽保險業充滿挑戰的一年。 對壽險業來說,最大的挑戰依然是美國快速升息所帶來的影響,由於整體環境利率調升快速,客戶更傾向選擇將本金放在銀行進行定存,或是購買穩定保守的債券,此一理財態度的改變,排擠了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其中又以「儲蓄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影響最鉅。

  2. 2023年1月1日 · 目前聯人壽對於退休市場的主力商品為基金型的投資型商品,如果客戶的投資觀念較為保守,也提供傳統的美元保單,藉由這2類商品滿足客戶的儲蓄與理財需求,協助客戶做好退休生活所需資金的準備。 林順才亦指出,以現在的環境來說,美元保單依然有相當不錯的機會。 因為美元升息的關係,美元保單相較臺幣保單具有較高的利率,對民眾的吸引力不小。 至於以美元計價的利變型商品,雖然仍保有優勢,不過因為各家產品差別不大,因此想藉此在同業間突圍並不容易,重點還是在於公司經營的品牌與財務狀況是否值得信賴。 不過由於投資型商品與經濟情勢連結較緊密,環境的動盪如地緣政治、通貨膨脹等不確定因素,都連帶對投資型商品的銷售帶來影響,投資型商品在新年度的發展不確定因素仍大。

  3. 2021年5月1日 · 金管會宣布2021年7月1日起將實施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依壽險業經驗重新精算不同男女、性別、年齡的死亡率變動情況,重新檢討死差益,這意味著許多與之相關的保險費用都將更動。 現行各大保險公司的商品多採用2012年上路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舊版與新版之間有許多差異,例如:2012年民眾平均壽命為79.5歲,但2020年民眾平均壽命為80.9歲,且各年齡層壽命皆有顯著的提升,代表各險種理賠發生率也將會不同,保險公司將重新計算費率。 「經驗生命表」是各大保險公司根據壽險保單匯整出一份「臺灣民眾的死亡率」,當臺灣人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而言,「照顧生存需求」類型的保單成本也將愈高。 「當民眾的餘命增加,保險公司『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成本就會因此上升。

  4. 2019年4月1日 · 游雪紅所屬的聯人壽是外商公司,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民眾相信,公司永續經營和深耕臺灣的決心。 面對這樣的刻板印象,游雪紅努力並成功突破,培育了5個通訊處,體系人數更高達500人。 近年來,在金融科技時代的影響下,增加了客戶與公司間的互動,拉近客戶與公司間的距離,讓客戶對公司有更多的瞭解。 轉型──科技時代帶來的改變. 和電腦時代不一樣,智慧型手機對人們的影響更甚於電腦。 不論是掃地機器人、電子化繳費、AI客服等,都告訴我們數位時代已經來臨,我們無法停留。 大家從使用手機的習慣,漸漸延伸,習慣生活中充滿各種科技產品,逐漸邁入及適應科技時代。

  5. 2020年1月1日 · 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認為,二 一九年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內在因素有監理機關希望業界開始準備接軌二 二五年的IFRS 17,因而有一些新的監理措施上路,比如針對商品面的相關規定,希望保險公司在財務面能夠比較健全,因而對於商品銷售面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外部因素則有中美貿易戰等影響,對投資型商品的影響相對較大。 傳統利變型商品過往一直都是臺灣保險業銷售量最大的一個商品,從壽險公會資料來看,商品的業務量和宣告利率下調很多,加上監理機關有較多的管理,直接影響保單的銷售量,所以投資型商品和傳統儲蓄商品與過往相較表現較差。 但二 一九年保障型保單和健康險的表現還不錯,基本上這類商品都不受環境的影響,表現較為穩定。

  6. 2022年1月1日 · 特輯內文. 林順才:生態系統全面服務策略,推動進一步的顧問式行銷策略. 文 崔浩風 攝影 黃清田.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 月 1 日. 0. 424. 2021年面對疫情影響雖然銷售受到影響卻也推動了數位環境的發展再加上股票等投資標的利好安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認為2022年雖然有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7. 2023年1月1日 · - 2023 年 1 月 1 日. 0. 1133. 回顧2022、展望2023,保險業將持續面對疫情、科技、環境及人口老化的多項挑戰,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透過多個面向,分享國泰人壽在2022年的轉變,以及壽險業在2023年迎來的機會。 回顧2022年,這一年對於國泰人壽來說格外重要:不僅是陪伴臺灣走過一甲子的重要里程碑,也訂下全新「E.P.S.」的策略藍圖,從友善高齡(Elder Friendly)、保障優先(Protection First)與永續實踐(Sustainability)之面向,迎接未來環境在「疫情、科技、環境、人口老化」的挑戰,鼓勵每位國泰夥伴「你比你想的勇敢」,保持數位創新、永續經營的態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