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安老院問題 ,是指 香港人口老化 問題之下社會對安老院需求增加就安老院院舍質素及資助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亦包括安老院操縱院友投票予 親北京派 候選人的問題。 院舍供應不足. 不少長者都未能等到資助院舍位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應「愈追愈落後」。 [1] 操控院友登記選民及投票. 於歷屆選舉,不少媒體都有報道指安老院疑成為種票基地,部分院友對於被登記為選民一事亦懵然不知。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於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前夕, 蘋果日報 , 立場新聞 及 信報 翻查選民登記冊,均發現安老院選民登記數字激增,其中在中西區西營盤選區,鄰近 中聯辦 的 均益大廈 二期有兩間安老院,合共有逾百個選民登記,兩安老院董事為 香港海南社團總會 副會長。 [2]

  2. 香港安老院問題 ,是指 香港人口老化 問題之下社會對安老院需求增加就安老院院舍質素及資助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亦包括安老院操縱院友投票予 親北京派 候選人的問題。 院舍供應不足 [ 編輯] 不少長者都未能等到資助院舍位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應愈追愈落後」。 [1] 操控院友登記選民及投票 [ 編輯] 於歷屆選舉,不少媒體都有報道指安老院疑成為種票基地,部分院友對於被登記為選民一事亦懵然不知。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編輯]

    • 歷史
    • 建築特色
    • 1952年的報刊報導

    聖若瑟安老院建築群原名為「小梅村」,原為廣東富商陳賡虞的私人住宅。法國天主教團體安貧小姊妹會在1923年到香港後籌備設立它們在香港首間安老院,適逢陳賡虞在1924年去世,安貧小姊妹會就在1926年向陳賡虞遺孀購入用地及建築,並設立安老院。聖若瑟安老院是香港第一間專職安老服務的院舍,1930年代亦曾接收一些由中國大陸而來的難民。至1996年,安貧小姊妹會無力支付安老院維修及改善工程的開支,遂與香港地產發展商九龍建業達成換地協議,得以在交換所得的上水地皮興建新院舍,最終院舍在2003年11月落成啟用。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別墅約建於1919年,宿舍建於1932至1933年間,而門樓則建於1930年代中期,後兩者皆為安貧小姊妹會在該處建立安老院後加建。但按長春社研究,聖若瑟安老院用地早在19...

    別墅為新古典殖民地建築風格的一層式平房,設計簡約對稱,並設有柱廊及半懸地庫增加建築物通風。宿舍A則是兩層長直型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外牆具橫直線條,而建築四邊角落則呈圓角,具中式瓦頂,圓柱及流線形露台。門樓則是新古典殖民地風格建築,為安老院的入口,門樓前後方皆是開闊拱門設計,並以細緻雕刻的門框及拱頂石裝飾,兩側則由多立克式壁柱構成,正面檐楣有「J·M·J」字樣,代表著耶穌基督、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 安老院原有約十座建築物,包括另外兩座宿舍及一座聖堂,其中聖堂更曾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惟皆已遭拆卸。

    香港華僑日報在1952年出版的《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的第40頁對它報導的原文:「舊名小梅村,本是富商陳賡虞一座別墅,據說,因為他的父親叫梅村,這地方就是用來紀念他父親的,所以叫小梅村。村的四邊,築了一度高而且厚的圍牆,裡面建築幾座大廈,當時中央一座供奉陳梅村(陳方)先生的遺像,左右兩旁各建西式樓宇,鋪陳十分典雅,左側另有一所安放石桌石椅,花木蕭森,是個納涼的所在。其餘地方,凡數十畝,種植花卉以供欣賞。此外還有一個噴水池,蓄養金魚數百尾。陳氏逝世後,據說,天主教教士拿十一萬港元買了此村,改成現今的安老院。」

  3. 聖若瑟安老院 (英語: St. Joseph's Home for the Aged ,又名 聖約瑟安老院 )為位於 香港 九龍 牛池灣 清水灣道 35號的一組建築群。 建築群現已空置此前則是作為 安老院 之用,故有現名。 建築群現存之別墅、宿舍A及門樓於2010年2月4日確定為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並獲擁有者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 保留。 歷史 [ 編輯] 聖若瑟安老院建築群原名為「小梅村」,原為 廣東 富商 陳賡虞 的私人住宅。 法國天主教團體 安貧小姊妹會 在1923年到香港後籌備設立它們在香港首間安老院,適逢陳賡虞在1924年去世,安貧小姊妹會就在1926年向陳賡虞遺孀購入用地及建築,並設立安老院。

  4. 香港安老院问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序言. 院舍供应不足. 操控院友登记选民及投票. 虐待老人. 各界立场. 资料来源. 香港安老院问题 ,是指 香港人口老化 问题之下社会对安老院需求增加就安老院院舍质素及资助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亦包括安老院操纵院友投票予 亲北京派 候选人的问题。 院舍供应不足 [ 编辑] 不少长者都未能等到资助院舍位置,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应“愈追愈落后”。 [1] 操控院友登记选民及投票 [ 编辑] 于历届选举,不少媒体都有报道指安老院疑成为种票基地,部分院友对于被登记为选民一事亦懵然不知。 201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 [ 编辑]

  5. 長期護理服務 ( Long Term Care Services) 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服務使用者因年老或罹患慢性疾病或身體殘疾下,使其活動能力或腦部功能受損而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護理。 在香港這種護理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院舍住宿照顧和社區照顧服務院舍住宿照顧主要分為資助院舍及非資助院舍兩類前者有 護理安老院 、 護養院 、 改善買位院舍 ;後者有自負盈虧院舍、私院。 社區照顧:主要包括 日間護理中心 、 家居照顧服務 ( 社康護士 、小朋友送餐、陪診、送飯、家居清潔、個人護理等)、住宿 暫托服務 [1] [2] 、 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 等。 背景.

  6. 老舍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舒慶春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字 舍 shè 予 ,笔名 老 舍 shě , 滿洲正红旗人 ,生於 北京 ,中国現代 小說家 、 戲劇家 。 代表長篇小說為《 駱駝祥子 》(1936-1937年)、《 四世同堂 》(1944-1945年),代表 話劇 為《 龙须沟 》(1950年)、《 茶馆 》(1957年)。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老舍被押着,在焚毁 京剧 服装的大火前下跪並遭毒打(“ 八二三事件 ”),翌日投湖自盡或被殴殺扔湖 [註 1] [1] [2] 。 生平. 貧苦童年. 本姓 舒穆祿 [3] [4] (一说 舒舒覺羅 [5] ,皆待考证 [6]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