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南韓作家李承憲在博客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24年4月2日 · 綜合CNBC訪問多名理財策劃師的意見和香港退休制度特點,本文簡介30多歲上班族可以做以下 明智理財三件事 ,既增加退休儲蓄,又能減輕財務負擔。 擺脫以前︰還清債務. 改善現在︰扣稅三寶. 部署退休︰長線投資. 財務成功部署(一):跟前半生債務做了斷. 20幾歲時收入尚少且心態未夠成熟,故亂揮霍以致入不敷支是年輕人常態。 很多朋友在那段輕狂歲月或者都試過做「月光族」,拖欠卡數甚至「碌爆卡」。 再者,青年往往需要應對學生貸款這個「財富黑洞」,耗盡全職工作頭幾年的收入。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Andrew Fincher認為,雖然還款也應該是20歲人士關注的重點,但30出頭可能是還清十年來大小債務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階段往往會人工加幅高,賺更多錢,還款能力最強:

  3. 2023年9月4日 · 台灣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擁有很強的金融背景,是財務金融博士、擁有會計師執照、擅長分析市場結構及投資行為,對期權定價也有研究。 然而,這樣背景的金融高手,對於自己的投資,從來只會買指數型ETF。 他的投資組合極為簡單,就是長期持有標普500 ETF(SPY)及台灣50 ETF,單是台灣50 ETF,他作為元祖級投資者,從第一天掛牌就買進持有,至今資產翻了5倍。 因為太懂市場運作 所以選最簡單方式. 台灣《鏡周刊》引述周冠男稱,選擇這個最簡單的投資方式,就是因為太懂投資市場的運作,知道散戶要戰勝市場莊家是難有勝算。 他學了不少財務投資技巧,深知短線交易、重押個股需要花相當長時間研究,而且要冒極大的風險。 若投資者以為看幾本投資書、學會解讀技術線圖、或聽新聞消息就能靠股票賺錢,這想法相當危險。

  4. 2023年7月30日 · 總裁的退休哲學:不要太聰明、堅守3S策略.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3/07/30 10:30. 分享:. 在現時的高齡社會下,不少年輕一代已經超前部署退休,備妥未來保障,希望過上安穩的生活。. 信安亞洲區總裁張維義(Thomas)接受本網專訪時分享其退休哲學3S ...

  5. 2022年9月27日 · 這裏特別注意的是,金管局將沿用2021年10月推出的技術白皮書《從技術角度看「數碼港元」》裏的「兩層結構」方案,把整套 e-HKD 分為「零售層面」(retail layer) 和「批發層面」(wholesale layer),簡單說即是大家不會「直接」在金管局開個戶口喇!

  6. 2024年4月19日 · 自2000年起,香港推行了強積金計劃,⾄今累計強積金總資產已達1.1億元。. 而2023全年整體強積金更錄得正投資回報,即將在今年第二季將會推出的「積金易」 (eMPF)對我們又有何影響呢?. 1. 降低行政成本. 積金局多年來⼀直致⼒於降低收費水平,平均「基金開支 ...

  7. 2023年8月9日 · 這份白皮書,是中銀人壽與952名中產或以上家庭的退休人士及照顧者進行定量研究調查,並為在職照顧者進行家訪以作定質研究,希望可以深入了解香港長者的退休生活現況,以及長者與照顧者在養老和護老上的歷程、痛點和需求。 有見這班夾心階層的困境,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建議,在可控的情況下,大家應該盡早儲蓄、盡早規劃退休,「不一定要買人壽保險,但建議盡早進行儲蓄規劃」。 他亦表示:「大家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第一件事要考慮保著自己的身體健康,第二件事可能要考慮一下醫療的保障。 因為那些情況一是不出現,一出現就要大花金錢。 「一投身社會便應規劃退休」 「大眾一談及養老這個課題看似很長遠,其實到你5、60歲才開始規劃就有點太遲,因為那時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