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24年4月1日 · 我花時間建立我的初創公司ThirdEar AI,這是一個無需提示便可提供即時幫助和建議的AI。 以下是他成功的方法。 財富自由5大關鍵. 1. 避免借學貸. 2. 年輕時積極參與股票投資. 3. 首先在昂貴的城市工作,但不要定居其中. 4. 學會協商薪酬. 5. 尋找志同道合的伴侶. 財富自由關鍵(一):杜絕學生貸款. 學生貸款往往耗盡打工仔前半生的財富,Daniel George卻善用制度,加上個人智慧同努力,獲得高等學歷的同時完美迴避了學貸這個「財富黑洞」。 在印度喀拉拉邦長大,父母年收入不到2萬美元,如果不負學債,他根本無法進入印度的私立大學,更遑論實現美國夢的第一步——赴美升學。 所以他決定就讀學費較便宜的印度公立大學。

  3. 2024年5月7日 · 「如果跟爸媽感情不錯可以當投資,多給親費,我已經買房了,感謝爸媽」 「樓上各種奇葩言論,他父母都說以後會買房子,本身過的也節儉,講白一點,父母掛掉之後財產還不是全都是是他的」

  4. 2024年4月16日 · 75歲退休更合理. 簡而言之,政府津貼並不是為80~90年代生人而設計的,也未曾更新過—— 它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情況。 雖然有人用過用於退休儲蓄的投資工具作為政府福利之外的補充,但很多退休員工並沒有足夠的個人儲蓄作為後盾。 此外,在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下,生活費用不斷上漲,任何儲蓄都難以為繼。 此外,能讓年輕人在日後擁有財務緩衝的世代財富已經成為過去式。

  5. 2023年10月28日 · 在Trias律師生涯早期,他從一位導師學到一個關於工作心態的教訓。 該位導師將Trias的事務律師工作比喻為海鮮商販盡量地剝生蠔,儘管Trias把這刻板工作幻想成「正在尋找珍珠」會更有趣味,但對他來講,只要專注於「剝生蠔」這個唯一目的,工作便會更容易、更順利。 Trias意識到在法律工作中,一些做法有時被稱為「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s)是有其道理的。 年少的他一度認為只有脫穎而出、或嘗試把一些經過時間考驗的策略重新構思,才能在職涯中取得進步。 然而,他現在認為「如果沒有壞,就別修理」(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這句古老格言比想像中更可取。 錯誤2:誤以為投資的「時機」比「習慣」更重要.

  6. 2024年3月22日 · 原來大叔本是日本某名校的經濟學高材生. 曾經在知名銀行就職,如今卻淪落成流浪. 經歷過日本的金融泡沫時期,大叔對宏觀經濟、社會現狀的知識儲備超過了藤田的想象. 大叔向藤田表示︰當時忙於工作,不料患上抑鬱癥,只能藉酒消愁——最後毀了自己的事業。 他本以為失去這份工作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便把退職金全部給了妻子。 但在那之後, 大叔再也沒有找到工作 。 「誰知道,過了50歲就沒人要了。 」這個社會,為什麼不再給失敗者重新振作的機會了? 半年後,大叔消失了,藤田再也沒有見到他。 點擊圖片放大. 日本老人紛紛偷盜 只因入獄包吃包住. 藤田典在《下流老人》一書中,表示「下流老人」,即社會底層的老人有 三個特點︰. 收入極低. 沒有儲蓄. 無依無靠.

  7. 2024年3月1日 · 專家點出3大盲點:別毀了你的人生. 「FIRE」,即財務自由,提前退休,大概是所有打工仔的夢想。. 不少人擁有一筆可觀的儲蓄後便退出職場,享受自由人生。. 「我恨FIRE!. 」然而,著名財務顧問Suze Orman卻怒批FIRE運動。. 她認為「FIRE=引火自焚」,所有人為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