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雪龍2」號以香港作為回航首站,率先向廣大香港市民展示極地考察的工作和科研成果,充分體現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和關愛。 李家超續指,「雪龍」和香港的「緣份」建立於20年前。 當時,「雪龍2」號的「哥哥」「雪龍」號在啓程前往南極考察之前,特別訪問香港,當時就停靠在我們現在身處的九龍海運碼頭。 今天,在同一個地方迎來剛完成南極考察,凱旋返航的「雪龍2」號,實在意義非凡。 這標誌著國家第40次南極考察圓滿成功,印證著國家在極地考察事業的新一頁,更展示著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通過香港的國際化平台,向全世界展示國家在大型極地海洋科研項目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李家超認為,「雪龍2」號這次訪港活動,為香港帶來三個重大意義。

  2. 2024年4月9日 · 由國家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完成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首次歷史性訪港5天。 特首李家超、國家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等官員出席歡迎儀式,在場超過500名政商人士參與。 「雪龍2」號責任重大,我們率先上船直擊「雪龍2」號四大亮點。 「雪龍2」號船長122.5米、寬22.3米、排水量達1.4萬噸及續航力達2萬海里,幾乎可以環繞地球一圈。 「雪龍2」號是全球首隻可以雙向破冰的極地科考船,船首船尾都可以破冰,並可以360度原位轉向。 一般單向破冰船,在固冰區域掉頭要花費十幾小時,但「雪龍2號」只需要半小時左右。 「雪龍2」號是一首智能科考船,根據船員的解說,一般情況需要6至7名船員操控船隻,但在緊急時候只需要一個人就能操控船隻航行。

  3. 2024年3月19日 · 在極地收集的生物標本. 介紹中國各個極地科學考察站的專題展板. 「雪龍2」號一眾船員及科研人員亦將親臨香港,包括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領隊兼首席科學家張北辰、「雪龍2」號船長肖志民,以及多位國家頂尖極地領域科學家及大學教授,他們將出席4月10日於香港科學館舉行的與香港學生對談交流活動,分享在極地研究考察心得及經驗。 香港科學館將透過YouTube頻道直播是次活動。 圖片來源:新華社、政府新聞處.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4. 27歲大專男生2017年以「不排除製作硝酸甘油炸藥轟炸解放軍軍營」為題,在高登討論區發帖,翌年被捕。 他否認一項煽惑他人製造爆炸品罪,經審訊後今(29日)在區域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5. 2023年9月4日 · 發生在2021年的美國國會山莊暴動案,被捕的示威者陸續被判刑,其中極右團體「驕傲男孩」領袖諾狄恩 (Ethan Nordean)被判入獄18年,另一領袖比格斯 (Joe Biggs)則被判刑17年,事件成為一面照妖鏡。 美國政客一直批評當年衝擊國會的示威者,但可笑的是,他們卻一直包庇支持2019年在香港參與暴動的逃犯,如此虛偽及雙重標準,實在諷刺。 當年特朗普的支持者因為不滿大選結果,示威期間衝入國會大樓,震驚整個美國,當時不少身在國會內的政客,包括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等紛紛慌忙逃生。 美政客指香港示威畫面是「美麗風景線」 佩洛西曾經指香港示威的畫面是「美麗風景線」,更多次發聲明支持香港的示威者,認為他們表現出「極大勇氣」。 但面對國會山莊暴動,她卻沒有表達「同樣支持」。

  6. 2018年5月21日 · 昨日傳出再有3名香港人登頂的喜訊,分別是第三次成功登頂的香港攀山專家曾志成,及首次登頂的兩名港人黃偉建及古錦輝,曾志成及黃...

  7. 2023年8月20日 · 美國政府最高領導人對夏威夷今次山火災難的態度冷漠,災場前線的指揮人員就更上行下效了。 在災區毛伊島搜救工作正持續進行之際,島上的應急管理局主管安達亞以健康離由宣布請辭,即時離任。 因救災不力備受猛烈批評的安達亞表示,山火發生之初不發出警報示警,是因為警報系統主要用作警示海嘯,擔心居民會誤以為有海嘯威脅,向山上逃走,令情況更危險。 發生大型山火而不向民眾發出警告,絕對是典型的「人禍」。 政府救援不力之餘還以災場仍存在危險為由,禁止災民返回已被焚燬的家園執拾災後遺留的財物,有當地媒體指出,島上居民急需的淡水、食物等救命物資仍然極度短缺。 從聯邦政府、州政府到國民警衛隊,災民們似乎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官方組織,將他們的死活放在心上。 災民不得已只能展開自救行動,自行籌集和發放救災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