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8日 · 射鵰三部曲指金庸三部在角色和情節有一定連貫性的長篇小說統稱依故事時間順序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當中第一部出版的射鵰英雄傳於1957年開始連載至今已逾半個世紀有多這三部作品亦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而廣受華語觀眾和海外人士所認識。 這次於英國出版的英譯本《射鵰英雄傳》,獲英國《衛報》將其比作中國的《魔戒三部曲》和《權力的遊戲》。 這次譯本由擁有瑞典與英國血統的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和香港人張菁所翻譯,Anna負責卷一、三、張菁負責卷二、四。

  2. 2017年5月9日 · 掃地虎. 筆者第一次接觸射鵰英雄傳是收看張智霖和朱茵的電視劇版本但當時太年幼除了記得一些故事人物之外不太記得劇情第二次是中七的中化科需要交讀書報告指定要讀完全套射鵰英雄傳》;第三次是三年多前當時有感自己的工作表現較笨拙竟然想起郭靖這個虛構人物由天資愚鈍的小子成為武功絕頂的大俠因而有興趣探究郭靖的成長歷程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於是便再次把射鵰全書讀一遍最近適逢金庸館的開幕加上內地再次開拍射鵰又再吸引筆者在網上把最新版射鵰全部看一次並進行深刻的反思。 人的潛能是多元 非單一標準能衡量. 郭靖由傻小子到大俠的成長歷程,突出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形象,而郭靖「傻」的形象,很大程度是沿於外在條件的不足。

  3. 2017年6月14日 · 文:掃地虎. 《射鵰英雄傳寫成至今已六十年經過多次翻拍仍然廣受歡迎金庸的作品之所以能歷久常新經得起時間考驗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金庸寫人性寫得相當深刻透徹不同年代的環境或有改變但人性的本質與需要基本上是沒有改變因此金庸的作品對於不同年代的人都能產生共鳴。 古往今來,人性其中一個最大的渴求就是真愛,而《射鵰英雄傳》對情愛便有不少深刻的著墨,而故事中的人物或正或邪,對愛情的態度都是相當專一,而那份專一更是經得起多番的考驗。 楊鐵心包惜弱殉情 高義情深. 射鵰人物的愛情與俠義往往高度結合,這在楊鐵心與包惜弱淒美的愛情故事中高度展現出來。 郭楊兩家在牛家村被官府追殺時,楊鐵心為了拯救亡兄郭嘯天的妻兒,暫別愛妻,誰知這樣一別,便別了二十年。

  4. 2019年1月24日 · 撰文:陳美濤. 出版: 2019-01-24 16:49 更新:2019-02-26 13:28. 武俠小說的世界邪不能勝正奸角大多數最後只得一死但偏偏歐陽鋒作為一個奸角射鵰英雄傳中不但沒有死而且和郭靖更有少許交情。 【文章原刊於 01撐場 ,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歐陽鋒是《射鵰》第一奸角,今天不是討論他有多壞,而是來談談,為何正派從來沒有認真嘗試去殺歐陽鋒? 2008年的歐陽鋒( 《射鵰英雄傳》劇照) 書中最有機會,而又有立場去殺歐陽鋒的,是洪七公和郭靖。 洪七公行俠仗義,武功和歐陽鋒不相伯仲,而且他不是像蝙蝠俠般堅持不殺人,他曾說過:「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

  5. 2021年5月8日 · 康文署早前公布最新圖書館借閱榜小說三甲均是金庸作品其中射鵰英雄傳再度成為最多人借閱的小說不過綜合借閱量最高的百大小說金庸未必是港人至愛小說家先睇十大借閱書籍 . 2020年受疫情影響,圖書館被迫關閉,令公共圖書借閱量下跌,但對按百大小說排行榜借閱量計算的作家排名無太大影響,本地作家亦舒的小說連續三年最多人借閱,至於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則於2019年超越金庸,排名第二。 不過,相信出現上述原因之一在於金庸出版小說較亦舒和東野圭吾少,特別是二人近年仍有新作推出,而金庸則已停產。 另外,康文署數據只計算金庸各部小說第一冊的借閱量,數據未能反映真實金庸小說借閱量,而《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亦長期分佔小說排行榜第一和第二位。

  6. 2020年2月2日 · 瑛姑原是段皇爺呂良偉飾的妃子。 (《射雕英雄傳劇照) 最神奇的是,段皇爺很愧疚,出家成為一燈大師,後來還任由瑛姑殺自己去報仇。 為什麼? 是不是因為瑛姑是壞人,壞人只看到別人對自己不夠好;段皇爺是好人,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 我覺得,這其實是佛家故事。 書中有一段,歐陽鋒畫了一幅畫,佛祖割肉餵鷹,打算用來打動一燈,令他耗費功力救人。 問題在於,為何大家都認為,一燈會被「割肉餵鷹」打動? 因為一燈是虔誠的僧人,他誠心地用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大理段氏代代信佛,他出家前也是俗家弟子。 所以,段皇爺出家,不是因為對不起瑛姑,而是他忽然發現自己,和佛家的要求背道而馳。 他貪圖贏華山論劍的虛榮,他為瑛姑愛周伯通而憤怒,是佛家三毒中的「貪」同「嗔」。 最後沒有救孩子,是他受三毒影響而造成的「孽」。

  7. 2018年10月3日 · 撰文:陳嘉敏. 出版: 2018-10-03 19:49 更新:2018-10-30 19:40. 金庸經典射雕英雄傳1957年面世事隔61年英國出版社終在今年2月將第一卷翻譯成英譯本。. 麥克洛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負責人麥克洛霍斯(Christopher MacLehose)出席「2018成都國際書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