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從目前來看,我國生豬行業迎來了明顯復甦的跡象。 近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1省份2024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23省份CPI同比上升。 根據數據,4月CPI同比上升0.3%,環比上升0.1%。 同比升幅回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豬肉價格同比的升幅擴大。 根據豬好多網 的統計數據,外三元生豬價格大幅上升。 截至5月20日,生豬(外三元)全國均價為15.55元/公斤,周升幅接近2%。 在全國可監測到的 省/市/自治區中,僅有內蒙古、甘肅、浙江、海南四個地區出現下跌,其他多數地區的生豬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與此同時, 生豬行業產能去化的進程也在加速。 截至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0850萬頭,同比下降5.2%;一季度生豬出欄19455萬頭,下降2.2%。

  2. 2024年5月14日 · 成長方面,小豬企因為基數低,成長性更好一點,神農集團、巨星農、新五豐都保持了較快的出欄量增速;大豬企裏,牧原的出欄量最大,經歷了高成長後,增速相對穩健,温氏2020年吃了養殖模式在非洲豬瘟下的劣勢,大幅下滑,豬瘟控制後,增速也相對較快。

  3. 2023年12月3日 · 01. 11月30日,新希望官宣定增預案,總額度不超過73.5億元,創下上市25年以來最大定增記錄。 這筆募資主要用於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及數智化升級項目、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額度分別為36.46億元、15億元、22億元。 很顯然,此舉也側面印證了新希望面臨的經營困境,資本市場也用腳投票。 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營收1067.5億元,同比增長6.3%,歸母淨利潤為-38.58億元。 其中,養豬業務虧損擴大至43億元之巨,而同行的温氏養豬虧損37-40億元,牧原虧損11億元。 不過,後兩者已經在三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温氏盈利1.59億元,牧原盈利9.37億元,而新希望則單季度繼續虧損8.75億元。 要知道,三季度生豬價格整體呈現上升態勢。

  4. 2024年5月24日 · 不過行業龍頭在2月至今其實已經在不斷交易週期回暖的預期了,生豬指數期間已累計上升25%,進入所謂“技術性牛市”行情,其中牧原股份、海大集團期間累計都升了35%以上。

  5. 2023年3月31日 · 推薦養殖成本領先的龍頭牧原股份、出欄高速增長的温氏股份、兼具出欄彈性和安全邊際的新五豐、天康生物。. 招商證券研報也認為, 短期供給壓力仍在,而上半年消費或季節性回落,價或底部震盪;中期受母豬產能恢復較慢以及疫情管控放鬆影響 ...

  6. 2023年12月19日 · 2023-12-19. 2023年12月19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開啟招股,至12月22日結束,預計於12月29日正式以"988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此次 募資額或達13億港元,其中半數已獲國資基石認購。 下面將通過一圖看懂 優必選 (9880.HK)IPO。 #格隆匯 #新股 #09880.HK. 2023年12月19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開啟招股。

  7. 2023年11月21日 · 1. 70後高材生養豬.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2022年豬肉產量高達5540萬噸,佔世界豬肉產量的48.4%,預計到2027年將增加至5680萬噸,2022年至202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0.5%。 生豬養殖行業上游包括飼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動物保健供應商,中游包括種豬供應商、養殖公司、個體養殖户,下游則由交易商、屠宰公司及豬肉製品製造商和加工商組成。 而王德根帶領的德康農牧專注於生豬及黃羽肉雞的育種及養殖。 生豬養殖價值鏈,圖片來源:招股書. 德康農牧的歷史可追溯至2011年,當時王德根以個人名義從其任職的四川特驅手裏收購了重慶特驅42%的股權,代價為1040萬元,收購后王德根成為重慶特驅最大單一股東,繼續發展生豬及家禽業務,並在次年將重慶特驅改名為重慶德康。

  1. 相關搜尋

    長毛豬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