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小林製藥紅麴膠囊 相關

    廣告
  2. 歡迎網站訂購或到旺角門市選購:九龍旺角弼街20號福照大廈12樓B座,網上購滿HK$500免費送貨。 美國紅麴米有助暢通血管及保護心臟健康 。門市地址: 九龍旺角弼街20號福照大廈12樓B,多款選擇。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0日 · 由創新藥和普藥組成的成藥業務表現符合預期有不俗增長,其中抗腫瘤產品線保持強勁增長,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亦成亮點,期內成藥業務收入同比升16.7%至 102.3億元。 由於疫情及市場因素,維生素C 及抗生素業務延續跌勢,分別跌 13.2%及10%,但集團其他業務(包括功能食品)持續快速發展,收入同比升21.1%至8.76億元,咖啡因添加劑及維生素補充劑等產品收入增長勢頭穩定。 各領域藥品各有亮點. 石藥的明星藥品是神經系統領域的恩必普(丁苯酞軟膠囊及注射液),其2019年單獨佔據了集團四分一的營收比重,雖然由於高基數限制而增速放緩,但在 2020年上半年仍有29.7%。

    • 諾誠健華-B
    • 諾輝健康-B
    • 基石藥業-B
    • 投資結語

    中國高端醫療普及率低,因此很多醫療及藥物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都有更龐大的增量空間。 生物科技B公司都聚焦在這類高成長賽道之上。而諾誠健華專注的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領域,更是受人口老齡化及癌症年輕化這類大趨勢所利好。 在惡性腫瘤這領域,諾誠健華的研發管線有逾 10項候選藥物,合計覆蓋近 30項適應症,適用於中國病人高發的淋巴瘤、肝癌、膽管癌、尿路上皮癌等疾病。豐富管線為集團實現商業化及盈利的將來提高確定性。 集團已獲批上市的核心產品奧布替尼包括多種適應症,具備Best-In-Class 潛力,可望迅速滲透市場及搶佔市場份額,其對應的中國BTK抑制劑市場規模預測將於 2030年達 26億美元。 除此,集團第二代泛TRK小分子抑制劑ICP-723臨床數據理想, Best-In-Class泛F...

    諾輝健康是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股,是行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可說是面向著藍海市場。集團於上月獲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恆生大中型(可投資)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港股通指數、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等,側面反映出市場對其投資價值的肯定。 集團旗下的兩款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衞清和噗噗管,早前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並開始正式商業化。當中常衞清持有當局首個且目前唯一癌症早篩許可證,在臨床醫院或 C端銷售均適用,現正享受階段性壟斷和絕對先發優勢。 而諾輝健康亦就常衞清,先後與阿斯利康中國及京東健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市場覆蓋、渠道拓展及教育認知等各方面都有清晰發展藍圖。 不過,要在這藍海市場發展仍然困難重重。時至今日,癌症早篩的研究進展仍較慢,很多類癌症都未有早篩方法。用家價格敏感度高,亦影響集團的毛利空間...

    基石藥業主要從事高度複雜的生物製藥產品的研發,有別於上述兩家企業,基石藥業 2020年已實現達10.4億元人民幣的營收,正處於商業化或「脫B」的拐點。 集團旗下胃腸道間質瘤精準靶向藥泰吉華(阿伐替尼)從今年3月31日獲得藥監局批准上市,到進入商業可售階段,僅用了30天的時間。其後僅一個月就實現了在近 30家醫院同步開出首批處方單,面向全國多個省市的逾 50家院內和院外藥房供藥,反映藥物於市場的競爭性。 基石藥業另一款重磅新藥普吉華(普拉替尼)亦於今年3月獲藥監局批准上市,另外還有艾伏尼布(IDH1)和舒格利單抗(PD-L1抗體)可望於年內上市。各藥品皆為潛在同類首創或同類最優的創新藥物。 集團清晰具體的商業化規劃分為三步,2020年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具備成熟的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團隊。 第二階...

    相比之下,基石藥業與盈利的距離最接近,參考港股生科B股脫B後的股價表現,集團中短期的投資價值較優(詳情可閱《復宏漢霖脫B後 投資價值是否更上一層樓?》)。 諾誠健華雖然慢了一步,但其研發實力顯著,適合手頭資金不多,喜歡月供或以平均成本法定期吸納股票的散戶。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

  2. 2021年11月10日 · 然而,此乃生物醫藥B類股份之一,於11月8日收市價計算市值約24.92億港元,少於40億元可比擬的股份有四隻按市值大至小排序為華領醫藥 B (SEHK:2552)、歌禮製藥 B (SEHK:1672)、中國抗體 B (SEHK:3681) 和東曜藥業 B (SEHK:1875),分別約39.67億

  3. 2021年6月23日 · 2021-06-23 The Fool. 當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員至少連續25年每年提高股息時,它就會成為「股息貴族」。 如果它再保持25年的連續派息記錄,並跨越半個世紀大關,它就會被加冕成為「股息之王」。 去年只有不足30家公司實現了這一削減。 今天,我將重點介紹投資者可以購買並永久持有,並可獲得穩定回報的五隻「股息之王」。 認識首五名股息之王. 我最喜歡的五隻「股息之王」是可口可樂(Coca-Cola)(NYSE:KO)、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NYSE:PG)、Colgate-Palmolive(NYSE:CL)、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NYSE:JNJ)和Hormel(NYSE:HRL)。

  4. 2020年4月23日 · 2020-04-23 Jack Yip. 近年醫藥板塊氣勢迫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長性亦是領先大市。 本文比較一下兩大港股藥股:石藥(SEHK:1093)及藥明生物(SEHK:2269),看看哪個更值得投資。 藥明屬於非傳統藥企. 藥明生物跟傳統藥企有別,其業務主要是以合作形式 (CRO)代藥廠研發及生產的一條龍服務,這商業模式可謂是一門「有賺無賠」的生意,因為只要簽訂了研究項目,不論成功與否都有收入。 當然若果研發成功更可獲分新藥的銷售利潤,同時沒有上限。 要知道藥物研發乃高風險投資,大型藥廠的研發成本往往佔據年度營業收入的兩成以上,但研發成果則難以估計;藥物的市場價值亦不確定,藥明生物的商業模式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此風險,但同時坐享內地醫藥市場高速發展的紅利。 石藥覆蓋高中低端藥物.

  5. 2020年7月9日 · 合同研發組織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即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和研發機構在藥物研發過程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一種學術性或商業性科學機構。 創新藥成為市場發展方向. 在國內「帶量採購」政策出台後,中標仿製藥的盈利空間被限制,藥企想另覓高利潤的產品市場,於是着眼於創新藥,是為創新藥市場的拉因素 (pull factor)。 加上內地近年實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目錄中有不少近年才上市的新藥,其加入醫保報銷行列中能更有效滲透市場,成為了創新藥市場的推因素 (push factor)。

  6. 2020年10月23日 · Keurig Dr Pepper前身分別是Keurig Green Mountain及Dr Pepper Snapple前者由生產咖啡機做起成功透過全面開放平台招攬咖啡業界而成為美國咖啡膠囊市場一哥目前市佔率高達82%至於後者Dr Pepper憑藉獨特口味在汽水市場取得競爭優勢咖啡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