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30日 · 《逃犯條例》政治風波發展至今,已經演化到有不少暴力事件發生。 早前7月21日元朗白衣打人事件,網上充斥著黑衣人被白衣人打得頭破血流的照片。 「黃」看見後感到十分傷痛,而很多「藍」卻哈哈大笑,說黑衣人「抵死」。 奇怪的是大家同是香港人,為何會對同一個暴力畫面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呢? 這個分別可能顯示了「同理心」的局限。 社運文宣善用「同理心」爭支持. 「同理心」這個詞大家都聽過,普遍介定為人類天生代入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同理心」,只是對象不同。 「同理心」的應用非常廣泛,近期社會運動的文宣中也不斷找到利用「同理心」引起大眾關注的例子,例如:示威運動後各媒體專頁都喜好發布簡單一幅圖片或數秒段片,以圖像展示警察圍毆示威者的暴力血腥情況,或示威者打警察的畫面。

  2.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3. 2020年10月21日 · 我被挖角,轉職做管家。 工傷復元七七八八後,K姐在一間私人會所工作。 雖然她只是兼職,但其認真的工作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K姐,你在這兒兼職,辛苦嗎? 」某天,一位富豪太太會員問她。 「我學歷不高,英語不靈光,能有一份兼職已經心滿意足。 「我想請你做我兒子家的管家,他剛結婚,兩小口完全不懂料理家務。 他們下年初移民,你若願意,我可以安排你到外國居留,希望你考慮一下。 幸運不一定都是從天而降。 與其抱怨人生坎坷,何不從小事認真做起? 撰文 : 藍海寧. 機場 藍海寧 機艙服務員 疫情 裁員. 請選擇文章. 「藍小姐,你最近好嗎? 伯母好嗎? 」K姐搖電話給我。

  4. 2019年1月22日 · 今次福布斯中國的評選準則以商界女性高管所執掌的公司的營業規模質量管理人數外界影響力等為衡量指標採取量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排名最後篩選出100位傑出女性該榜單截至2019年1月8日。 《福布斯中國認為這些傑出商界女強人擁有著極大的個人影響力通過事業深入人心。 其他獲《福布斯中國》評選為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包括百勝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屈翠容、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星巴克中國區CEO王靜英、阿里巴巴集團全球化事業部總裁趙穎、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龍湖集團主席吳亞軍等。 欄名 : 商業快訊.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5. 2019年11月22日 · YouTuber轉型係關鍵. 其實唔少YouTuber都知道所謂「網絡紅人」終有一日「唔紅」,或甚至行業消失,唔少YouTuber已部署轉型,做幕後策劃,或者開公司,其實Ming仔已經撈過界,同電視台合作拍綜藝節目、電視劇集,甚至係執導拍電影,由小小電腦mon,搬上到公仔箱之餘,更搬到大熒幕,佢總算係分散咗風險,不過電腦mon、公仔箱同大熒幕嘅目標群眾雖然話唔同,佢哋對呢今次單嘢睇法未必完全一致,但風頭火勢,邊有公司敢救火,割席都嚟唔切喇! 今次Ming仔親身示範一次YouTuber如何自爆「關公災難」,畀其他YouTuber上咗一堂,YouTuber係要知道你目標群眾特性,唔識唔好亂嚟。 【作者簡介】90後製作公司打雜,熱愛打機,亦愛行山吸收靈氣,希望快啲儲夠錢享受人生。 撰文 : 積臣.

  6. 2020年7月29日 · Netflix原創紀錄片系列《街邊有食神》,繼去年推出亞洲篇,近日又有新一輯的拉丁美洲篇上架,一次過滿足觀眾眼睛想旅行及掃街開餐等願望。 常言道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先從當地的街頭小吃開始。 憑執導第一部長紀錄片《壽司之神》(Jiro Dreams of Sushi)而成名的David Gelb,早已與Netflix合作拍攝飲食紀錄片系列《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備受好評,難怪與攝製團隊再下一城的《街邊有食神》(Street Food)系列,煙火氣更猛,而且更接地氣。 鏡頭對準各地庶民街頭美食之外,香港譯名最能點出節目重點及精髓:街邊食神,於兩輯共15集出現的每一個檔主,其經歷和故事才是主角,也是此紀錄片魅力所在。

  7. 2018年12月24日 · 懶人基金又稱作「預設投資策略」(即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下稱「懶人基金」),是一個隨年齡自動降低風險的機制,換句話說:就是「後生高風險,年老低風險」。 「懶人基金」主要為沒有時間研究投資的成員而設,目標是毋需成員主動管理也可以讓即將退休人士降低風險,並期望可以在長期取得相對合理的回報。 這個策略分別由兩隻基金組成,成員可以直接選擇「懶人基金」,或者可以個別選擇這兩隻基金: 「核心累積基金」 - 約60%投資高風險資產(股票),約40%投資低風險資產(債券) 「65歲後基金」 - 約20%投資高風險資產(股票),約80%投資低風險的資產(債券) 如果直接選擇「懶人基金」,供款將會按以下條件作分配: 1. 成員在50歲前:100%的供款會存放在「核心累積基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