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日 · 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許多民眾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有2種迷思:一是「有買就好 ...

  2. 2023年8月1日 · 台灣人壽台北直轄六通訊處業務襄理林文惠指出,重大傷病險的理賠範圍是依照全民健康保險制定的30個類別項目,扣除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職業病等8項以外剩餘的22個類別項目。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投保前曾經領過重大傷病證明,還有雖然沒有領過重大傷病證明,但是已經由醫師診斷是符合重大傷病且得免除全民健保部分負擔資格者,以及正在申請中的人都不適合投保。 另外,如果本身身體有一些體況正在治療中,也需要依各保險公司核保規定審核通過,才能確定是否能夠投保重大傷病險。 從不幸案例中,看保險保障的重要性. 「透過保險將風險分散,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林文惠分享以下幾個印象深刻的重大傷病相關案例: 案例一.

  3. 2018年6月1日 · 臺灣因為經濟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沖、脫、泡、蓋、送」燒傷急救口號的宣導,燒傷發生率逐年降低。. 近年來因為藝人Selina工作燒傷意外,以及八仙塵暴、高雄六輕工業區氣爆等事件,讓燒燙傷的意外事件引起廣泛重視。. 燒燙傷治療與復健 ...

  4. 2022年3月1日 · 說到重大醫療,幾乎所有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手術,而從業務人員的經驗看來,手術相關的理賠也占據了醫療理賠的大多數。 根據衛服部的最新統計資料,2020年臺灣一共進行了212萬151起手術,其中住院手術117萬9,434起,門診手術則是94萬717起。

  5. 2023年9月1日 · 新光人壽商品開發部協理陳欣怡表示,重大疾病險屬於一次性給付,透過立即得到一大筆理賠金,可以幫助客戶在罹患重大疾病時擁有治療的選擇權,並且彌補治療期間的收入損失,在這個重大疾病愈發盛行的環境下,顯得愈發重要。

  6. 2019年3月1日 · 案例1. 一筆及時雨,支應醫療與生活所需. 蘇女士任職於某間月子中心,擔任收送餐人員。 由於她向吳蕾芬購買保險時已經50歲出頭,保費昂貴,只購買了保額50萬元的癌症險。 幾年之後,早已停經的蘇女士發現內褲染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子宮頸癌,醫師評估後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化療,之後再進行每天一小時的電療,為期半年。 由於治療需要占用太多時間,體力也因此下降,無法負荷工作,月子中心只得將蘇女士辭退,且蘇女士並沒有兒女撫養,因此生活頓失收入。 好在她投保的癌症險在確診之後立即通過給付條件,50萬元雖然不算多,但是已經足夠支付這筆醫療費,以及短時間內的生活所需。

  7. 2021年12月1日 · 一、對條款的認知. 鄭正一常看到業務人員犯的第一個錯,就是診斷書上出現「重度肢體障礙」。 但我們換位思考,自己若是保險公司理賠人員也會有疑惑——客戶有多「重度肢體障礙」? 其障礙程度到哪裡? 診斷書上一句簡單的「重度肢體障礙」很容易造成爭議。 那我們該如何讓保險公司清楚客戶失能程度? 以好發於女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圖一)。 當我們注意到客戶手部關節已嚴重變形,何時會是申請失能險的最佳時機? 診斷書該怎麼評估? 業務人員在轉告客戶時又該如何表達? 鄭正一遇到相似案例,來到診間時會請醫師就患者的關節角度進行評估。 有些醫師對於病患為了能申請保險常常提出許多關鍵字要求,一時之間還會訝異的反問:「只要量測關節角度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