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市區重建局收購賠償 相關

    廣告
  2. 工業意外,普通法疏忽及其他意外; 為你爭取權益, 66201666

    • 銀行貸款及融資服務

      多家香港本地及外資銀行合作

      向中國內地及/或海外企業融資

    • 中國法律

      中國直接投資的法律咨詢服務

      中國委托公証人能為客戶公証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9日 · 市建局回應指局方進行市區更新時不斷優化現行收購及遷置機制盡量照顧受影響住戶的需要為接受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收購方案的住宅自住業主提供6個月免租期是一項只適用於九龍城區兩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重建試點項目的 ...

  2. 2022年5月22日 · 市建局在未來五年需應付6個項目的龐大收購開支當中收購及補償支出料近300億元相等於現時的現金儲備故形容完成收購後難以維持足夠的現金儲備應付日常業務運作。 他亦指,於年內開展的大型項目,將如期在兩至三年後進入收購周期的高峰。 若然在數年後,沒有可作招標的項目為市建局帶來前期款項的現金收入,市建局將會出現負現金流情況,最高額度可逾150億元。 市建局透露,未來五年,需應付6個項目的龐大收購開支,當完成收購後,便難以維持足夠的現金儲備來應付日常業務運作。 (資料圖片) 現金儲備達約300億 未來五年收購或用盡.

  3. 2022年7月12日 ·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2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惟當局的流動資金僅約收購成本的一半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相關大型重建項目韋志成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遠超現時市建局的260億元資金故要儲夠錢才可進行類似的超巨型項目」。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韋志成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遠超現時市建局的260億元資金,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重建「超巨型項目」,當局將會在適當時候啟動重建相關區域的舊樓群。 韋:業主要先做好舊樓維修.

    • 多個重建項目漠視居民需要
    • 居民為何要求「原區安置」?
    • 問題在於市建局「自負盈虧」

    市建局2007年展開「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至今仍有數名裕民坊商戶不滿賠償拒絕離場,當中有人提出原區安置,也有人要求在原有舖位繼續經營,否則將會「死守」至最後一刻。執達主任上周二(3月2日)曾向他們發出通知書,要求在3月23日之前遷出。市建局昨日(3月10日)補充,如果他們未有遵守,執達主任將會再次發出通知書,訂定清場日期。 已經歷時14年的最大規模重建項目,竟然仍未談妥安置方案,更何況近年展開的發展計劃。例如市建局2019年2月刊憲公布的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以及去年5月公布的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計劃(CBS-2:KC),同樣引起居民極大反對聲浪,指市建局在公布計劃前後均缺乏與居民的溝通及諮詢。 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計劃將會重建位於該範圍的公務員合作社唐樓,當區居民因而組...

    重建紛爭的落腳點,都在於市建局未能如居民所願採取「原區安置」。無可否認,「原區安置」未必符合特區政府和市建局向來講究的「成本效益」;然而,重建項目涉及居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豈能以「成本效益」搪塞過去?事實上,「原區安置」本來就是居民應有的權利,留下的不只是人,還有建立多年的社區網絡、生活文化、街坊關係。 靠背壟道/浙江街重建項目當中,有七成人在土瓜灣長居超過50年之久。根據市建局對項目所做的《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下稱《報告》),當區居民有三成為65歲或以上,百分比高於全港水平。重建項目關注組Ada認為,有長者年齡已達80-90歲,遷離恐怕難以重新適應全新社區環境;而且大多長者基本上不會出遠門,平時只會到附近社區中心及酒樓與朋友相聚,如要他們搬到啟德,長者可能會「唔識返屋...

    近年來市建局的重建項目都需要與重建區居民周旋於安置問題,市建局行政總裁韋志成在2017年的網誌中提及市建局在處理重建項目租戶的公屋安置已有很大的難度,「更遑論居民希望在市區『原區安置』的可能性」。韋志成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但問題是,市建局究竟面對什麼阻力?說到底,是無能為力,還是不願作為? 事實上,市建局之所以無法回應「原區安置」的訴求,全因政府成立市建局時已衍生的結構性困局——自負盈虧制,即市建局在考慮重建區居民賠償款項時,需顧及項目開支及利潤。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及政治學系教授葉毅明表示,由市建局進行重建規劃會有一定的財政限制,因為在市建局及政府的角度上,官僚利益是「無可厚非」。他指出,就算是私人發展項目,如果發展商能夠從眾獲得較大利潤,有時也會對受影響居民進行原區安置;不過,市建局的...

  4. 2018年11月26日 · 市區重建局今26日公布建議以實用面積呎價18,023元向大角咀橡樹街埃華街發展項目的物業業主提出收購是自今年5年收購重建西營盤海味街項目後第二高的收購呎價紀錄亦是市建局九龍區重建項目最貴收購價紀錄。 市建局董事會轄下的土地、安置及補償委員會,今日開會後批准這個建議收購價,並經公開抽籤委託七間獨立顧問公司,評估同一地區七年樓齡的重置單位呎價所得。 市建局初步建議在大角咀橡樹街項目提供約4,99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 (資料圖片) 市建局指,橡樹街項目合共涉及64個業權,局方將於短期內向該項目的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業主將有60日時間考慮。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安置安排。

  5. 2024年5月5日 · 市建局正推動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5日表示市建局上周二4月30日已向項目範圍內的業主發信提出收購建議韋志成指出,「龍城區蘊藏豐富潮泰文化不少市民會到九龍城街市及附近店舖買餸」,市建局會向街市食品店舖營運者提供額外支援在過渡期間於於附近經營潮泰店舖及老字號食肆將來可以優惠租金回遷。 + 20. 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市建局在2022年5月啟動九龍城衙前圍道項目,因應「龍城」區蘊藏豐富潮、泰文化,以及多年來吸引不少市民到訪九龍城街市及附近的食材店舖「買餸」;為了保存地區特色,市建局團隊早在項目的規劃階段,已考慮為受重建影響的商戶回遷,讓他們在項目完成後能返回原區經營,盡力保留「小街小舖」和「成行成市」的街市氛圍和地區特色。

  6. 2017年12月6日 · 搶先表達. 市區重建局今日6日公布以歷年來最高收購價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5,916元向九龍城區3個重建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包括春田街崇志街發展計劃鴻福街銀漢街發展計劃及啟明街榮光街發展項目料共涉及630個業權。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擔心,今次天價收購會影響同區租金,促請檢討收購政策是否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