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4月27日 · 黃師傅亦講到花牌分紅事和白事兩種都是用來表達意思都是代表心意:「殯儀館花牌就係話你送親友或自己親人最後一程一個地方一個紀念一個懷緬

  2. 2016年9月7日 · 今日紮作逾四十年的黃乃忠師傅走出來親自教授大家由一竹一紙摺銻花到寫書法講解製作傳統花牌的竅門保留傳統手作工藝點解好地地要走出來就是希望將文化和手藝傳承下一代讓更多人了解箇中的製作方法捍衞背後的人情和價值。 「忠哥迷你花牌工作坊」 工作坊不僅教大家製作以真實企牌為藍本的迷你企牌,更會分享花牌行業的故事、運作、行規及其面對的困局,讓大家重新認識花牌行業,以及了解傳統師傅面對行業前景的看法。 日期及時間: 9月10日(六)10:00am-12:45pm. 9月12日(一)7:45pm-10:30pm. 地點:土瓜灣銀漢街41號1003室. 費用:HK$360. 「忠哥花店.講故日」 師傅忠哥請大家去他的花店坐坐,細數由學師到一人擔大旗,再經歷三次搬舖的故事。

  3. 2016年5月25日 · 上環的瑞記及油麻地源記喳咋亦在牆上餐牌使用花碼數字源記喳咋老闆陳先生解釋:「我爸爸以前都係用花碼字而我都唔想去改。 」他直言愈來愈少年輕一代認識花碼數子盼望店舖的花碼餐牌可以教懂學生認識中國傳統數字。 他又笑言:「特別啲內地人全部唔識睇,以為我啲糖水全部1蚊碗,龜苓膏都係10蚊碗? 唔好玩啦! 香港歷史學者梁炳華指出,花碼用作配合算盤使用,但隨着時代演變,算盤已被計算機淘汰,花碼亦日趨罕見。 他回憶:「以前我哋讀書時,學校都有教算盤,花碼用嚟標示運算結果,所以我哋個年代的人對花碼係好熟悉,但現今都係方便為主,只會用阿拉伯數字,冇咩人認識花碼。 蓮香居牆上時令推介餐單,仍使用花碼字。 (吳康琦攝) 上環街市瑞記部分餐牌,亦使用花碼字。 鄺先生指多年未見人使用花碼。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2月4日 · 銅鑼灣時代廣場正展出李炎記花牌從搭棚掛上孔雀頂和龍柱披上紅布再貼出點題的手寫大字李炎記事頭婆李翠蘭一手書法多年來為新界村民嫁娶禮葬揮筆這次卻是自己的收山之作,「要用油漆掃彎低身用陰力寫字寫完後肩頸都痛。 」60多歲的李翠蘭,10多歲開始隨父親李錦炎做花牌。 她年紀大,體力漸漸無法負荷,幸有兩名徒弟接手生意。 原是搭棚師傅的黎俊霖和李嘉偉,分別34歲和25歲。 同在圍村長大,自小接觸花牌,5年前開始承接花牌的搭棚工作,2年前更正式入行,但笑言始終無法模仿事頭婆的筆迹,曾被客人「詐型」。 兩人目前盡量收集師傅的字迹,以電腦勾線,有需要時印出來填色。

  6. 2020年8月20日 · 今早(20日)7時58分英皇道873號地下一間帛事花店職員上班發現招牌捲閘及牆身被人淋潑紅色油漆遂報警求助警方經調查後列作刑事毀壞案處理正調查事件原因職員事後清理油漬涉事花店附近為香港殯儀館花店為客人製作花牌及

  7. 2017年10月28日 · 1/8. 中國人傳統習俗喜歡擺宴,婚嫁喜事自然會聚首一堂分享喜悅,就算是辦喪事,事後亦會舉辦喪宴,吃一頓「英雄宴」。 原來一般人口中的「英雄宴」與「解穢酒」,雖然同樣是喪宴,但內裏含意及流程卻大有分別,東網記者為大家拆解謎團。 一般人所說的「英雄宴」其實正名為「纓紅」,有「被紅色纏繞」之意,即是神主牌已經能繫上紅帶。 如果火化或落葬之後,主家選擇立即脫去喪服,代表所有儀式已完結,所以「纓紅宴」就是在脫孝後的喪宴。 而「解穢酒」除了有安慰的意思,亦有解除污穢的含意,因為中國人覺得做白事的地方都是污糟、污穢。 從事飲食業界35年,一直有研究喪宴文化的香港廚師聯盟主席細輝指,在去殯儀館當晚,主人家叫齋菜招呼,已可作「解穢酒」。

  8. 2015年1月30日 · 家中從事花店生意的80後陳小姐,乃致送叮噹(現《多啦A夢》)、大雄及小叮鈴花牌之人,她接受訪問時透露從小由叮噹聲音陪她長大,當日聽到林保全逝世消息後很不開心,便與家人構思送上花牌。問到每個花牌需要多少錢?她謂:「要視乎,因為係冇呢啲顏色嘅花,所以要染,好似叮噹嘅藍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