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祖籍台灣台中的全國政協委員台盟遼寧省委會主委蔡睿昨表示愈來愈多台灣人在大陸安居樂業一名台籍教授在台灣時因無房自嘲無殼蝸牛」,但大陸使他實現自我價值」,成功買樓。. 蔡睿在全國政協委員通道受訪時表示愈來愈多來自台灣 ...

  2. 4 天前 · 堯加盟新公司正為第一首個人單曲做準備。(攝影:娛樂組) 【明報專訊】《明報》創刊65周年慶祝酒會,大批演藝界與名人到賀,無 助理總經理(藝員管理及發展)樂易玲率領逾20 名藝人出席,包括黎諾懿、何廣沛、羅毓儀、《聲夢傳奇》及 ...

  3. 2024年4月12日 · 越南女首富美蘭(中)昨於胡志明市一處法庭受審,她因在該國史上其一最大詐騙案被判死刑。 (法新社) 越南歷來最大宗、涉及304萬億越南盾 (約165.6億加元)的金融詐騙案,67歲主犯、地產大亨兼萬盛發集團前董事長美蘭周四 (11日)被判死刑;家人表示她將上訴。 此案尚有人士被追緝,越南媒體去年10月報道,越南公安當局去年10月對7名逃離或下落不明的涉案疑犯發出通緝令,包括6名西貢商業銀行 (SCB)高層和一名叫Lam Lee George (越媒多用Lee George Lam)的SCB前董事局成員,後者在通緝令上的名字與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前主席林禮英文名相同,相片亦近似。 本報昨嘗試聯絡林求證,惟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4. 2018年3月21日 ·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及相互文化研究文學碩士畢業,現職中文教師。 中學時參加本地作家董啟章的寫作班,因而愛上文字創作。 2014年參加「十字樓集作」,寫了首個劇本《成長.說名書》,翌年於黑盒劇場首次發表。 2016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寶》,並改編成舞台劇;2017年作品再次搬上舞台,是為《秋鯨擱淺》。 從1984到2014. 有人一看書就呵欠連連,視之為最佳「安眠藥」;有人一看就便沉迷其中,視之為娛樂,蔣曉薇顯然是後者。 「小時沒什麼地方可去,沒有互聯網,中管束較嚴,不可經常出街,又不許多看電視,因他們 (家長)覺得看電視就會學壞,就經常拿書看」,她笑言其實看書都會「學壞」,但倒令她不怕閱讀。

  5. 2019年6月6日 · 【明報專訊】新聞資料.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建造多個人工島,有人稱會「耗盡財政儲備」,有人則從香港與內地矛盾入手,炒作「新香港人」議題,反對興建人工島。 香港土地供應嚴重短缺,需要多管齊下。 《施政報告》勾勒未來土地供應藍圖,土地共享 (即公私營合作開發農地)屬短期,棕地開發屬中期,填海造島屬長期,合共提供超過61萬個住宅單位,施政報告未有觸及最受爭議的收回粉嶺高球場問題。 總體而言,施政報告算是有本着多管齊下原則,處理短中長期土地供應。 本港長遠發展需要更多土地,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可以擴大市民生活和發展空間,提升生活質素。 以填海造地紓緩人口壓力以至吸引投資,世界各地並不鮮見,有成功亦有失敗,看待興建人工島問題應當客觀全面。

  6. 2016年6月6日 · 明報專訊近年警察形象大跌一舉一動備受市民討論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時警方反恐級保護惹來市民批評擾民。 曾在警隊要員保護組時貼身保護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李鵬的黎家智,2014年放棄長俸,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繼續保護VIP。 黎家智接受訪問時指出,離開服務超過20年的警隊,與同袍設立特種保安公司,相信可將安保形象專業化、年輕化。 他指1997年後世界對恐怖襲擊的防範加深,直言警方針對張德江的保安程度「未去到最高級。 明報記者 李穎欣. 黎家智曾任反恐特警隊,保護過的都是世界級VIP,問他如何評價警方對張德江的「反恐保安行動」,他說︰「做了咁多年要員保護,呢個級別一定唔係最高級。 當然佢哋會根據唔同風險去評估,再去做適當的調配。 保護要人分內外圍.

  7.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樓、長者業主賣樓轉租樓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 本報記者日前查詢個別地產代理店,部分表明放租單位業主會因健康理由不願租予長者,縱肯租亦只會逐個月租。 有立法會議員稱長者租樓被拒問題普遍,曾接觸不同情况,包括長者業主欲賣樓租屋被拒最終只能做逆按揭,以及大坑西邨有「以老護老」 (照顧與被照顧均為長者)的長者戶欲租樓遷居受阻 (見另稿)等,倡政府借鏡新加坡「樂齡公寓」模式,在未來樂齡社區增設合適單位讓長者住戶遷入,以解決居住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