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日 · 張愉羚總監在採訪中分享了一個案例過去有些客戶會用退佣來作為對業務員的拒絕如果不退佣就不購買保單或轉介紹當某次她遇到客戶向她提出不退佣就不成交的要求時她告訴客戶這個條件她沒辦法接受但沒多久張愉羚又再次拜訪該名客戶了這次她為了客戶剛出生小孩送了一台空氣清淨機。 客戶驚訝地問:「妳為什麼買這個給我呢? 」她回答:「您的小孩剛出生不久,要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何況您平常這麼『尊重』我,現在我只是回報你的『尊重』而已。 」這番風度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將客戶的刁難化為轉機,還開啟經營「家庭保單」的契機。 或許這也告訴保險業務員,只要在市場中擁有充足的底氣,就有可能將種種挫折化為「轉介紹」的契機。

  2. 2023年11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1 月 1 日. 0. 407. 隨環境變遷,市場上對財務顧問的需求將會愈大,且保險是財務規劃的基礎,若保險業務員能以財務顧問師為目標、以提供客戶全方位財務規劃為專業核心,將為自己創造不可或缺的價值。 「面對現在的客戶,財務顧問需要有更高的能量與更多的技能。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IARFC)主席Barry L. Dayley在42年的財務顧問職業生涯中,歷經3個不同的世代,每當世代轉變時,都會存在新舊交替的關鍵轉折期,而他認為現在正處在關鍵轉折期中,有3點值得關注:

  3. 2023年5月1日 · 0. 432. 客戶轉介紹具有成交率高、時間成本低等優點,是保險業務員職業生涯能否長久持續的關鍵之一,不過,經營轉介紹究竟有什麼訣竅? 又該如何掌握客戶的心,讓客戶安心的遞交轉介紹名單呢? 國泰人壽展業陽明通訊處資深行銷總監愉羚表示:「有了轉介紹加持的保險事業,將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愈滾愈紮實。 只要在保險業待久了,保險業務員一定會發覺「轉介紹」就是經營事業的核心。 愉羚認為,與其不斷進行陌生開發,不如把握現有資源,妥善經營,打出口碑之後,轉介紹自然而然會找上門。 愉羚表示,在轉介紹作業上,她會使用9宮格的方式整理客戶名單,核心客戶位居中央,向外擴散的則是客戶同性質的新客源,如此一來,針對同性質的客戶預做準備,就不難整理出經營轉介紹必備的知識和能力了。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4月1日 · 思考邏輯就是,將每一保單數額都目標性的極大化,成交的件數量雖然可能與過往相比差距不大,但保單數額卻長大了許多。 保單數額的大小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礙。 如何不斷提升數額,成交大保單? 針對這種心理障礙,有一個公式可以解決,那就是——一個人應該要買多少保險? 很多保險業務人員會重複向同一位客戶銷售過多的保單,關鍵就在他找不到其他客戶。 當我們根據「保險經驗法則」,發現眼前的客戶都已經擁有了,請不要在他身上浪費時間,趕快去找下一位客戶,不要銷售過多的保險在同一位客戶身上,做完了就是做完了,趕快找下一位客戶吧!

  6. 2020年7月1日 · 殷壽分享了以下2點: 第一,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大眾對數位科技諸如手機、電腦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減少,關係變得更加疏離,甚至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二,數位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已經不是一個概念,而是確實地發生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浪潮正席捲而來。 AI人工智慧的出現,雖然可以幫助保險業務人員帶來許多商機、財富,但相對的,它也會取代許多不合格的業務人員。 殷壽認為,現今在保險業環境發生的諸多變化,從業務人員個人的角度來看,需要回歸原點,從保險的本質出發,重新思考自身定位,以因應當下的環境變化。 他表示,保險的本質是在傳遞愛與幸福,而它的基礎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上。

  7. 2021年2月1日 · 張雅如從業至今已經19年在2年前開始思考如何在零利率時代來臨時能夠幫助客戶建立更好的財務規劃而年金險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她總結並歸納出年金險的優勢: 在有高信賴度投資標的之前提下能夠提供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金流同時能滿足中年以後累積一定資本的客戶對於退休規劃的需求並且利於傳承在進入保險業之前張雅如於銀行擔任理財專員有數年的時間因而對投資市場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瞭解而當公司推出的年金商品與自己長年觀察並且信賴的投資標的結合時張雅如便將原有的數張儲蓄險總計有1,500萬元左右全數轉投入在年金險中。 如今的她除了工作所得之外,亦有穩定的金流供其靈活運用。

  8. 2018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97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