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29日 · ELN的風險是輸無限? ELN面對最大的風險並不如其他衍生工具,如期權有可能出現「贏有限輸無限」的狀況 , ELN最大損失是當股價下跌至零,這跟買入普通股票所面對的風險一樣。 投資者也可以在換入正股後執行止蝕策略,拿回資金。 投資ELN前,投資者應先評估自己的投資年期及可承受的風險。 撰文 : 陳啟昌 本網記者. 欄名 : 理財學堂. 「股票掛鈎票據」(ELN,Equity linked note)以高息回報作招徠,吸引不少喜歡尋求高息回報的投資者。 不過,博取高回報的投資附帶條件是要承受一定的風險。 若買入「看漲式」ELN(Bull.

  2. 2019年7月16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7/16 10:00. 最後更新: 2019/07/16 19:06. 分享: 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原因提早攞MPF 數據話你知其實被濫用. 自政府於4月推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以來,強積金供應商皆就計劃進行密集的宣傳及推廣。 根據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博士於6月份撰寫的「積金•誌」,單單於4月便有3,400個新開立的TVC帳戶,而供款金額高達2,000萬港元,可見扣稅優惠相當吸引。 然而,無論是有意或已經參與計劃的成員,都不應忽視TVC的細節及限制。 【延伸閱讀】 MPF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三大迷思. TVC提取限制與強制性供款一樣.

  3. 2020年10月22日 · 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 創辦人Ric Edelman指,愈來愈多美國人從退休金帳戶提取資金,並用於與退休無關用途上,認為這種行為將損害他們退休後的財務安全。 責任編輯:李瑩. 【MPF理財第一步】整合強積金戶口 BCT MPF專家助你管理MPF資產: 按此. 欄名 : MPF理財. 本港失業率最新升至6.4%,失業人數增至近26萬人,不少市民因收入大減而陷財困,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允許市民提早提取強積金應急,甚至推行容許打工作從強積金帳戶中貸款,解燃眉之急。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美國.

  4. 2019年8月22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8/22 19:00. 分享: eMPF的兩大重要性. 自強積金成立以來,積金局一直想方法降低開支比率,而於2018年底,香港政府正式委託積金局研發中央電子平台「積金易」(eMPF),期望將行政工作精簡化及自動化,從而降低強積金的行政開支。 隨着科技發展,尤其是智能電話及裝備愈來愈普及,以數碼形式進行理財已是大勢所趨。 在未來的eMPF預想,成員只需要一個登入帳戶,便能查看名下於不同受託人的基金權益,大大提升成員於檢討、管理及整合投資組合的便利性;而透過單一帳戶進行跨受託人的權益轉移指令,也毋須再次填寫文件或進行身份驗證,既可以簡化受託人的行政程序,也能降低合規成本。 推動強積金「全自由行」 除此以外,eMPF帶來的規模效益亦可以延伸至基金管理。

  5. 2023年12月27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2/27 08:00. 分享: 放眼2024:香港企業吸引領導人才的4大新趨勢. 受疫情和移民潮的打擊,香港在過去三年間減少約19萬勞動人口,企業人才持續流失。 根據《銀行業人才培訓和發展調查2023》,銀行和金融業亦面臨著人才短缺的挑戰。 與此同時,隨著金融數碼轉型,業界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亦有所提高。 雖然香港政府一直積極頒布各種措施去搶人才、留人才,但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並沒有一蹴而就的辦法,要填補過去人才流失的缺口仍需一定的時間。 企業必須深入了解員工的期望和行業的新趨勢,並善用香港地理和經濟體系的優勢,方能有效吸引和留住資深人才,從而應對企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1. 洞察領導人才期望 聘用合約員工成新趨勢.

  6. 2021年1月8日 · 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中,有一半是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更包辦三甲,表現最強勁的是中銀保誠強積金的我的強積金計劃—我的中國股票基金,2020回報達51.75%。 另外,安聯亞洲基金是唯一上榜的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股票基金,其T類、B類、A類基金分別排第4至6名,回報分別為46.15%、46.11%及45.78%。 去年美股表現強勁,但上榜的相關美國股票基金只有萬全強積金計劃的美國股票基金,回報為43.08%,排第7名。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MPF理財. 2020年投資市場波動,各位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的投資表現是如何呢? 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布了2020年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 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佔優 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

  7. 2024年2月9日 · 發布時間: 2024/02/09 08:00. 分享:. 不信「錢財身外物」,我才尋回銀包⋯ 3個「逆境翻身」故事背後的理財啟示. 農曆新年將至,華人社會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不如就談一談「改變」。. 理財教育篇幅開始前,想先與大家分享三則小故事,看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