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6日 · 透過抓出「行動、對誰、成果、時地」四個關鍵字, 精簡原本描述性句子,這樣可以節省紀錄的時間,而且未來還是看得懂要做什麼 。 這個階段,要解決的是:能夠快速紀錄。 有時候,也不用四個關鍵字都寫,可能不需要對誰,沒有明確時地。 但通常一定會有某個具體行動,以及這個行動要產生的成果。 你可以在四個關鍵字之間加上一些符號來區隔,例如逗點、冒號。 不過我習慣用[空格],因為節省輸入時間 ,手機上打個空格也很方便,並且最後也還是看得懂。 這邊跳出來補充一下,這「行動、對誰、成果、時地」四個關鍵字的筆記方法,不只是書寫筆記時很有用,如果你會 「語音輸入任務 」,那麼利用這四個關鍵字來思考,會讓你語音筆記的內容更精準、減少贅字。 像是在透過 Google 或 Apple 語音助理筆記時也很有幫助喔!

  2. 2016年2月20日 · 簡報筆記法 1:用故事說真話. 「簡報 show and tell 」中用了一個非常簡單卻涵義深遠的架構說明如何做出讓人驚艷的簡報:「說真話,用故事說真話,圖片說故事」,而要做出「讓自己驚艷」的筆記,也是同樣道理。. 在做簡報時,說真話除了是對聽眾 ...

  3. 2020年7月3日 · 哈佛教授,管理學者 Chris Argyris 開發的「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是一種檢查我們自身思考盲點,解決衝突行為的工具。 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推論並產生行為的過程中,思考像是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讓我們來到梯子最上方的行動。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梯子不一樣: 即使觀察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原始資料,但開始往上爬的時後,踩上每一階梯的細微區別,都可能導致最後採取不同甚至衝突的行動。 我們的思考,往往會「爬得太快」: 就像跳過梯子的許多階梯,直接跳到最後的行動。 而這在某些時刻(或者很多時刻),可能導致我們的誤判、偏見與錯誤的行為。

  4. 2017年2月8日 · 1. 操作就像空白筆記一樣簡單. 就像你平常列大綱一樣,打開「 Dynalist 」的空白頁面,開始把你的思緒列澄清單即可。 不過如果進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這份清單支援許多格式排版、插入連結、插入圖片、標明程式碼,甚至還支援插入 LaTeX 數學符號等功能,而且都能用快捷鍵實現。 你可以利用[ Ctrl ]+[ ? ],查看快捷鍵與格式說明。 2.大綱樹狀階層組織. 在「 Dynalist 」中可以分成許多層的大綱清單,方便我們進行樹狀的組織條列。 (可延伸參考: Evernote 整理3部曲-1:建立多層樹狀分類的知識結構 ) 而且每一個階層都能利用項目前面的 + 與 - 號展開或收合,這樣一來,即使像我前面列了一長串的清單,也能快速收合到我需要的部分,變得更簡潔。 3. 聚焦與分層.

    • 彭秀霞1
    • 彭秀霞2
    • 彭秀霞3
    • 彭秀霞4
    • 彭秀霞5
  5. 2014年10月1日 · 1. 如何限制每個人只能回答一次問卷? 有時候我們在做線上的投票,結果每個人打開線上問卷都被當成新用戶,都可以重新投票一次,於是有人投了十次,有人投了兩次,這樣統計出來的結果一定不準確。 那麼,有沒有辦法限制每個人只能「填寫一次問卷」呢? 在新版 Google 表單中,表單編輯畫面最上方,就可以勾選「每人只能回覆一次」,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必須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才能回到這份問卷,也只有回答一次的權利,不會重複作答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因此要求對方必須登入 Google 帳號才能回答問卷,可是看後台報表時,不會看到對方實際的 Google 身分帳號資料喔! 2.

    • 彭秀霞1
    • 彭秀霞2
    • 彭秀霞3
    • 彭秀霞4
    • 彭秀霞5
  6. 2013年5月17日 · 1.人物:例如歌手、作家、歷史人物。 2.地點:例如風景旅遊勝地。 3.事物:例如電影、小說作品。 但是透過前面所說的「連結」與「整理」,可以產生延伸性的問題解答功能 ,例如詢問「 侯孝賢電影 」、「 台灣旅遊景點 」等等,都會出現知識圖譜結構。 Introducing the Knowledge Graph. Watch on. 下面,就讓我來做一些「示範」,請大家跟著我,跟著「 Google 知識圖譜」來一場網路的知識探索之旅。 例如我搜尋「于晏」這個藝人名稱,右方會出現他的小傳、作品的圖譜,而上方會出現「其他人也搜尋了以下項目」,展開其他相關性藝人的知識圖譜。

  7. 2014年8月19日 · 我們都太少跟自己好好說話,我們都忘記要停下來對自己思考,忘記了「要為自己做筆記」。. 於是,當去年寫完我的 Evernote 二部曲《Evernote 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數位化重整你的工作與人生》後,第三部曲還可以寫些什麼?. 看起來,第三本最好的作法 ...

  1. 相關搜尋

    元彪 彭秀霞